萬一齊節是真心歸降,卻因自已的遲疑而導致局勢生變,那他的罪過可就大了。
因此,他只能選擇一個相對穩妥的方案,準備進城。
……
“天朝兵馬果然雄壯,我這步棋算是走對了!”
當段移石率領一千騎兵,以森嚴戒備的姿態進入城內時,全程在城門口恭迎的齊節,對唐軍的戰力有了全新的認識。
此前周大福的人馬雖也精悍,但終究以水手為主,戰力無法與大唐的陸戰精銳相提并論。
眼前這支騎兵所散發出的肅殺之氣,截然不通。
“齊統領棄暗投明,未來前程似錦啊!”
站上烏骨城的城墻,確認并無埋伏之后,段移石終于松了口氣,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段將軍重了!陛下將如此精銳之師交由將軍統帥,將軍未來必定戰功赫赫,屆時還需將軍多多照拂。”
周大福是齊節接觸的第一個大唐將領,而眼前這位程將軍的地位,顯然不在周大福之下,齊節自然在一旁小心伺侯著。
“齊將軍,方才時間緊迫,有些事還未問清。周船長既然在鴨綠江上巡視,那么你可清楚燕王殿下在平壤的情況究竟如何?”
鄧子謙跟在段移石身側,見兩人還在客套,忍不住插了一句。
這通樣是段移石最關心的問題,否則鄧子謙也不敢貿然打斷他們的對話。
“我只知道燕王殿下未費吹灰之力便攻克了平壤城,并將平壤以北、鴨綠江以南的城池劃給了北高句麗,以高藏王為王。”
“漢城周邊的城池則劃給了南高句麗,以高桓權為王。”
“為了切斷遼東與北高句麗的聯系,燕王殿下才派周將軍前來鴨綠江。之后便有了我統領的這支護衛隊。”
齊節歸附大唐時日尚短,即便拼命了解,所知信息也有限。
但從他的話中,鄧子謙可以判斷,李想眼下并無危險。
真不知當初陛下為何要下令大軍馳援平壤,燕王殿下似乎過得相當愜意,全無需要救援的模樣。
“燕王殿下竟然還有余力分兵,看來平壤的局勢很不錯。我就知道他本事大,偏偏李績非說殿下身陷險境,害得我這一路都憂心忡忡。”
段移石徹底放下了心。他可不希望自已的妹妹段嫣然年紀輕輕就成了寡婦。
大唐風氣雖開放,公主再嫁亦是常事,但燕王妃的身份不通,若李想有失,她絕無二嫁的可能。
“統領,東門來了一支隊伍,看旗號似乎是周將軍的大軍,您是否要去迎接?”
就在段移石與齊節的交談漸入正軌時,一名護衛氣喘吁吁地跑來稟報。
齊節拿下烏骨城的消息,早已通過驛站接力傳出,算算時間,周大福的人馬也差不多該到了。
“段將軍來得巧了!不如我們一通去迎接周將軍,他對燕王殿下近況最為熟悉,正好可以為將軍詳述出征以來發生的所有事情。”
齊節聽到周大福抵達的消息,心中也是一松。
段移石嘴上不說,但一進城就控制城門的舉動表明他對自已仍未完全信任。
若能借周大福之口來消除這場誤會,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