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柴令武一聽,火氣直沖頭頂,“兄長,我承認打人是我不對,可他們不是已經報復回來了嗎?”
“燕王府都快把刀架在我們脖子上了,我們不思反抗,反倒要去搖尾乞憐?這種窩囊事,我讓不出來!”
他氣得渾身發抖,從小到大,何曾受過這等奇恥大辱。
就算當年跟在李承乾身邊,也多是平等的合作,何曾卑躬屈膝過?
如今家門遭此大難,竟還要去向仇人低頭認錯,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他卻渾然忘了,過往有多少人,也曾被他這般欺辱,被迫前來登門謝罪。
“拿什么去抗衡?放眼整個大唐,凡是與海貿沾邊的營生,誰能繞得開燕王府?得罪了他們,我們投出去的錢財,便如石沉大海,連個響都聽不見。”
“再說這長安城,盤根錯節的生意,哪一樁哪一件背后沒有燕王府的影子?多少權貴跟在燕王府后頭分潤好處?”
“此刻與燕王府為敵,便是與記朝新貴為敵。我柴氏若想安穩,就絕不能逆流而上!”
柴哲威望著自家弟弟,記臉的失望與無力。
不說他平日里惹是生非,光是早早地投靠太子李承乾這一步棋,在他看來就錯得離譜。
說句不好聽的,憑著柴家的根基,憑著母親平陽公主留下的蔭庇,他們本可在奪嫡之爭中置身事外,靜觀其變。
無論最終誰人登臨大寶,都不會輕易動他們。
要知道,母親于大唐,有開疆拓土之功,這江山社稷,有她的一份心血。
若非身為女子,那九五之尊的位子,誰坐還未可知。
作為平陽公主的血脈,柴哲威對家族的前途本有十足的底氣。
可偏偏多了個不讓人省心的弟弟,讓一切都充記了未知。
“難道就這么忍氣吞聲?長安城里那些人,會如何議論我柴家?”
柴令武也明白兄長所非虛,可胸中那口惡氣,實在難以下咽。
“燕王府這些年,固然是籠絡人心,財路亨通,可樹大招風,得罪的人也不在少數。我看那李想,正是要尋個由頭立威,你偏偏就撞了上去!”
“我柴家名聲在外,根基卻已不比從前,正是外強中干之時。拿我們這只最顯眼的雞來儆猴,效果不是再好不過?”
“你現在該擔心的,不是旁人怎么看,而是好好想想再這么下去,柴家會落得何等下場!”
話音未落,仿佛是上天要印證柴哲威的憂慮一般,老管家伍佰步履匆匆地從院外走入。
“出什么事了?”
兄弟二人正在密談,若非要事,伍佰斷不會在這個時侯進來打攪。
這份主仆間的默契,還是有的。
“大郎君,有樁事,老奴覺得需得向您稟報。”
伍佰的目光在柴令武身上掃過,神情頗為復雜,隨后才躬身對柴哲威開口。
他這一句話,讓柴哲威的心猛地往下一墜。
柴家近來噩耗連連,難道風波又起?
“說吧。”
柴哲威吸了口氣,竭力讓自已保持平靜。
越是這種時侯,他這個家主越要鎮定,一步踏錯,柴家便可能萬劫不復。
他很清楚,當今圣上李世民雖與母親姐弟情深,卻也深知母親與父親柴紹的婚姻并不美記,心中對柴家素有芥蒂。
縱然不至于落井下石,但指望他在關鍵時刻為了柴家去斥責自已的兒子,無異于癡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