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來,大唐的算術進步有目共睹,無論是算盤的出現,還是新型的復式記賬方法,又或者是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三原一次方程等等,這些都對大唐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卻是一件看似不起眼,實則意義非凡的發現。眾所周知,圓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是。不管是天文學,還是歷法,所有與圓有關的問題,都可以歸結為一件事:圓周率。”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圓周率這個名詞,其實就是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定義雖然簡單,但是如何計算,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一點,歷代算家都讓過不少研究。”
“看過《周髀算經》或《九章算術》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本書上提到了圓周率是三,也就是說,圓的周長是直徑的三倍。但經過一代代數學家的研究,圓周率的精確度也在不斷的提升。”
“東漢張衡測得的圓周周長是3.162;三國時代,王蕃計算出圓周率的數值是3.155;到了魏晉時期,數學家劉徽提出圓周率是3.14,后來祖沖之又把這個數字提高到了7位數。”
臺上,李想發表了一大段話,然而臺下大多數人卻是一頭霧水。
不是要公布獲獎者的名字嗎?
為什么要說這么多莫名其妙的話?
“今日,大唐皇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便是一位成功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后16位的人,這對我國天文學、歷法的發展,以及對數學的精準研究,都有極大的幫助。”
“而且,算出來這個圓周率的人,還是一個剛入學觀獅山書院算學院一年級的女學生,下面,讓我們祝賀觀獅山書院算學院陳五妹通學,榮獲貞觀十五年大唐皇家科學技術獎數學獎!”
沒有掌聲!
這不是流行的東西!
還好,李想已經讓劇院的工作人員排練過,否則的話,現場肯定會陷入一片死寂。
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一個算學院的女生,竟然拿到了數學大獎!
“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大講堂里,劉廣感慨道。
劉廣看過陳五妹的那篇關于圓周率的論文。
雖然這個過程很奇妙,但劉廣并不覺得有什么。
沒想到,師父竟然給她頒發了數學獎!
這讓男教諭和男學員們顏面何存?
“師兄,這是一個意外,不過,這也不奇怪。”
狄仁杰似乎讀懂了李想的意思。
劉廣問道:“你的意思是?”
“今天是大唐皇家科學技術獎的第一次頒獎儀式,我們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大唐有這樣一個獎項,而且,我們也要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獎項不論出身,是在給優秀的人一個機會。師兄是說,給陳五妹頒發數學獎,還是給你,給我,給晉王殿帶來的震動?”
劉廣被狄仁杰一句話堵得啞口無。
他用腳趾頭想也能想得出來,一定是給陳五妹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學生帶來的震動和談資更大!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