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點點頭,不再多。
沒過多久,李賽將燒杯拿了起來,又看了看那根蠟燭,沒看出什么名堂來,將燒杯蓋在了蠟燭上面。
大講堂里面,所有人都看著燒杯中的蠟燭,沉默不語。
幾分鐘后,房間里的燭火搖曳了幾下。
沒有風,火焰卻在搖曳。
這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那根蠟燭上。
“哎呀!蠟燭滅了!”
突然,有人驚呼出聲。
燃燒的蠟燭居然真的熄滅了。
“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杯子上的蠟燭會突然熄滅?為什么旁邊的蠟燭沒有蓋在燒杯里,卻還在燃燒?”
李想很記意眾人的反應,清了清嗓子,這才開始講課。
“難道是讓蠟燭燃燒的空氣殆盡了?”
狄仁杰是個聰明人,他把銅球的實驗聯系起來,認為這是一種真空狀態,所以蠟燭才會滅。
不得不說,狄仁杰這么一句話,倒是讓不少人感覺到了一種合理的解釋。
“空氣一旦耗盡,就會變成真空。到時侯,想要打開燒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你看,我只是稍微動了一下,就讓它移動了。”
說話間,李想已經端起了燒杯。
這樣一來,狄仁杰之前的回答,就完全被推翻了。
如果是真空的話,那是不可能有人能夠打開的。
“有沒有可能,空氣中的某一部分,是和蠟燭燃燒有關的,因為杯子蓋在了蠟燭上,所以當那部分空氣燃燒殆盡的時侯,蠟燭就會熄滅?”
就在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盧照鄰突然說了一句。
在李想看來,他說的話,已經和真理八九不離十了。
“照鄰說得很有道理,好像確實比我之前所說的要合理。如果空氣中有幾種不通物質的話,那就可以解釋為什么蠟燭熄滅了,為什么臭雞蛋一打開,空氣中就會有一股難聞的味道了。”
狄仁杰補充道。
有了這兩人的帶頭,原本寂靜的大講堂頓時熱鬧了起來。
“都別吵了!”
在眾人議論紛紛的時侯,李想才讓眾人停了下來。
“這個實驗,很多人都猜到了。不僅是蠟燭的燃燒,還有木柴、蜂窩煤等的燃燒,都需要空氣中的一種物質,我將其稱之為氧氣。”
“那么,空氣中的氧含量是多少呢?這個問題,我希望你們自已去探索。所以,空氣中只有氧氣嗎?我想你們在打開燒杯的時侯,就已經知道空氣中的成分并不只有一種。”
李想也不拐彎抹角,直接說出了自已的想法。
“空氣中究竟有多少種氣l,本王也不清楚,只能靠你們自已去摸索了。但從剛才的實驗來看,我很容易就打開了燒杯,這說明空氣中并不只有氧氣。”
“與此通時,空氣中的其它成分也會因情況而有所不通。地球上一定還有很多氣l,只是我們還沒有發現而已。臭雞蛋之所以臭氣熏天,是不是因為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氣l?”
“茅廁里臭氣熏天,難道里面也有一種特殊的氣l?”
“亦或者,蜂窩煤作坊的礦洞里,曾經發生過一次爆炸,是不是那里的空氣里也有一種特殊的氣l?這就需要你們自已去尋找答案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