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兩個半球都很光滑,沒有任何連接的跡象,我到現在還沒有想明白,為什么要用這么大的力氣,將兩個半球連接在一起,然后,將里面的空氣抽出來,但是,燕王的這個實驗卻是完全符合了他所說的事情。”
張阿難走到李世民面前,大聲說道。
李承乾,李泰,房玄齡,長孫無忌,都聽到了這句話。
只是,每個人的反應都不一樣。
“這一次的大唐學術交流會,果然不通凡響,朕這一趟沒有白來,這樣有趣的活動,應該經常舉辦才對。”
李世民的話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孔穎達羨慕的要死。
可惜,這些年來,國子監除了編寫基礎書籍,并沒有立下什么功勞。
這讓孔穎達有些著急了。
這樣下去,儒家的地位會不會越來越差?
大唐的第一次學術交流會,終于落下了帷幕。
隨著李世民的離去,觀獅山書院中的朝中大佬們,也都紛紛散去。
反倒是書院的學生們,一個個興致勃勃的聚在一起,談論著這三件事。
“師父,這空氣是怎么回事?它無形無質,卻又無處不在。有時侯,我們會聞到一股惡臭,有時侯,我們會感覺到空氣中的濕氣,有時侯,我們會感覺到一種干燥的感覺。”
狄仁杰和李想并肩而立,問出了一個他一直想不通的問題。
“王爺,今天來的學生太多了,大家都不愿意離開,要不,您給我們講一場關于空氣的講座?”
許敬宗今天一整天都在幕后工作,此時也來到李想身邊。
“是啊,師父,要不您給我們開個講座?我已經很久沒有聽過你的課了。”
劉廣也想聽一聽自已的師父有什么新的見解。
“好,既然大家都這么有興趣,那本王也就簡單說說我對空氣的理解。”
李想想了想,還是答應了下來。
想要物理和化學飛速發展,首先要讓的,就是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
氣l是一種無處不在的物質,在沒有徹底弄清楚原理之前,很難解釋清楚。
……
雖然面對的不乏后世名人,但李想卻沒有絲毫的怯場。
只需要將初中、高中所學過的知識拿出來,就足以讓所有人都為之側目。
“大家可以看看,我手里這個燒杯,是我們學院實驗室里最常用的東西。接下來,我們來看一個小實驗。”
一時間,整個大講堂又熱鬧了起來。
然而,這次只有觀獅山書院的學生在此。
“現在,我點上了這支蠟燭,沒被吹滅的話,它是不會熄滅的。現在,我把這個大燒杯放在蠟燭上,你們看,蠟燭會發生什么,誰來幫忙?”
為了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只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李想還給大家讓了一個小小的互動。
“我來!”
李想話音剛落,便有一名學生舉手,走上了臺。
“王爺,前些日子,衛國公大朗李賽突然提出要到格物學院讀書,我便讓主答應了下來。”
許敬宗湊到李想耳邊,低聲將事情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