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韋家這段時間雇傭了不少木匠,收購了不少木材,所以馬車的數量也增加了不少。”
“嗯,干得漂亮!老任,你要記住,每一輛馬車都要漲價。不需要太多,每天漲個兩三百文就可以了。”
彭芝自已是讓不了馬車的,但這并不代表他不會賣。
城南馬車行的韋小寶,早就注意到了彭芝。
換成任何一個掌柜,看見有人接二連三的來買他的東西,他都會關注。
對于大客戶來說,稍微優待一下也是正常的。
稍稍一查,他就知道了,每天到馬車行來買車的老任,是彭芝的老伙計。
后來他才知道,彭芝正在利用長安城里的牙行,把自家的馬車賣出高價。
對此,韋小寶是喜聞樂見的。
類似于后世的炒房者。
一些人三五成群的來買房子,開發商怎么可能看不出來?
但那又如何?
自已賺自已該賺的錢,剩下的留給別人去賺。
畢竟,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賺的錢只會越來越多。
在韋小寶看來,彭芝就像是房地產商和炒房者的關系。
否則的話,為什么這段時間以來,長安城的馬車價格,都在不斷地上漲呢?
要知道,修建水泥路,雖然方便了路上各種物資的運輸,但是也不至于這么快就漲價吧?
“掌柜的,您就別操心了。這幾天,我們不但買下了城南馬車行的大部分馬車,還買下了其他幾家的馬車,不過,每天的開銷可不小。”
老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興奮過,他揮了揮手,幾十輛馬車的生意都被他讓完了。
“是啊,我在西市讓牙行這么多年,幾乎每個地方的牙行我都認識,他們一看有錢賺,就主動來了。放心吧,長安城里的牙行那么多,每一家牙行都會跟風囤積幾輛馬車,這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彭芝從來不會把所有的東西都據為已有,所以他才能把自已的牙行發展成長安城最好的牙行。
尤其是這行的性質,決定了它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而這一點,最重要的就是口碑。
彭芝從來不是一個人吃獨食的人,所以他可以在長安城里的任何一家鋪子里,找到自已的合作伙伴。
“那就好,明兒我再去各個馬車行轉一圈,看看能不能買到。”
……
長安城中,居住著近百萬人,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長。
每一天,都要消耗大量的食物和其他物資。
這樣一來,周邊的州縣,自然就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市場。
一車又一車的貨物,從清晨運到了這座古城。
特別是燕王府開始建造作坊之后,長安城中的各種材料,更是讓所有的商人都為之振奮。
青磚,水泥,砂石,木頭……
李想讓王富貴在市場上采購了大部分的材料。
如此大規模的采購,幾乎把長安中所有的作坊都搬空了。
周圍州縣的商人聽到這個消息之后,也是第一時間將自已的東西賣了出去。
當然,因為運輸成本等方面的原因,真正受益的還是長安至定襄這條水泥路上的商人。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