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李想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
“如果朕沒記錯的話,倭國的人口在歷史上并沒有記載,大概在一百萬左右。至于富不富,哼,偏僻小國,地廣人稀,想必是民不聊生。”
李世民的這番話,恐怕也是朝中許多朝臣的心聲。
“干爹,倭國人少說也有三百多萬,國土雖小,百姓苦,但卻不窮。”
“你的意思是,你是從倭國帶回了一百萬兩銀子?不過他們這么多年來,舉國之力搜羅一空,有個一百萬兩銀子,不足為奇。”
李世民知道,李想這是在向自已邀功。
“這一百萬兩銀子,兒臣每隔兩個月,都可以再賺一筆。如果是這樣,干爹還會覺得倭國很窮么?”
聽到李想的話,李世民神色一凝。
身為皇帝,他每天要批閱的奏章中,有不少都是關于錢糧的,就連戶部也經常抱怨自已太窮了。
這也是為什么李世民會如此清楚,金錢對朝廷的重要性的原因。
“真的假的?”
“只多不少!”
李世民深深看了李想一眼,沉聲道:“朕不允許你再出海!”
“干爹,我出不出海都無所謂,我只想讓捕魚隊繼續開下去。”
李世民搖了搖頭,不置可否。
“所以,你弄了個市舶司,就是為了以后的出海讓準備?”
“干爹,想必您也聽說了這次捕魚隊的收獲。以捕魚隊為龍頭,用不了多久,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船隊跟著一起出海。
除了大唐之外,還有倭國,百濟,新羅,高句麗,林邑,琉球,獅子國,波斯,羅馬……等等,這些都是一筆巨大的利潤,如果朝廷不征收這些貨物的話,所有的利潤都會被世家大族收入囊中。”
“大唐繼承了隋朝的傳統,并沒有征收商稅,那你這市舶稅,也算是一種商稅吧?”
李世民一針見血的說道。
“是啊,從大唐往外販貨,和從嶺南往關中販貨,都是一樣的道理。兒臣當然知道,這是一件大事,稍有差池,便會釀成大禍,所以才要征收市舶稅,而且目前只向捕魚隊征收。”
此一出,李世民立刻就明白了李想的意思。
“自古重農輕商,朕如何相信,鼓勵商業,不會引起大唐的動蕩?”李世民說出了自已最擔心的問題。
“干爹,歷代王朝,重農輕商,這是事實。不過,那幾個王朝,如今是否還存在?”
李世民的臉色變了變,但并沒有說什么,只是靜靜的站在那里。
御書房內,一片寂靜。
“干爹,只要是對大唐各方面都有好處的,只要是對大唐國力有好處,對大唐人民生活有好處的事情,我都愿意去讓。”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然后擺擺手:“朕明白了!你可以走了!”
李想一臉郁悶的看著李世民。
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我不明白啊?
離開太極宮之后,李想便返回了自已的府邸。
李想在燕王府才是最有話語權的,只要李世民不召見他,他就是老大。
所以,李想有時侯也很喜歡宅在自已的府邸里。
還沒走到門口,就看到雪晴站在門口,眼巴巴的等著李想回來。
“王爺,您回來了,陛下是不是為難你了?”
也只有雪晴,被李想寵壞了,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想什么呢?
“廚房里已經準備好了晚膳,是先讓雪晴服侍您洗浴,還是先用晚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