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街上已是游人如織,熱鬧非凡了。隨處可見的各色花攤,攤上出售的鮮花,芬芳馥郁,萬紫千紅。
景衍從一個小攤上買了一串鮮花編成的手環給蔣禹清戴在了手腕上,與小荊偽裝成的綠手環竟然分外的相得益彰。
他們旁邊一對年輕的小夫妻。
妻子亦買了一束尚沾著露水的,類似于鈴蘭的粉色花朵。
摘下了其中的兩朵花兒小心翼翼別在鬢邊,然后含羞帶怯的問同行的丈夫:“好看嗎?”
丈夫笑著說好看,一面給妻子理了理花朵,使它簪的更穩些。
蔣禹清突然想起了一首小詞“賣花擔上,買的一枝春欲放。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并比看。”
眾人一路前行,觀花賞景。因為景衍生的太好,一路上有不少年輕姑娘對他暗送秋波,甚至還有大膽上前送花的。
蔣禹清初時還覺得好玩,后來心情便有些不太美妙了。
景衍敏銳的感覺到她的情緒變化,主動把兒子接過來抱在懷里,另一手牽住她,于是乎終于天下太平了。
蔣禹清昂首挺胸,揚眉吐氣,神清氣爽。
景衍禁不住莞爾,難得看到粗神經的妻子露出小女兒的一面,可真是太難得了。
辰時初,花車游行的隊伍從街道的東邊出來了。
花車上美麗動人的“花神”,挽著花藍不停地的往兩邊撒著鮮花,以祈求今年風調雨順,糧食豐收。
每當有花朵撒下,總會引得游人哄搶。蔣禹清也接了兩朵,一朵紅色的,一朵藍色的。
紅色的,她直接插在兒子頭上的小揪秋上了,十分的壞心眼兒。
小家伙現在的審美還有待開發,他竟然覺得這大紅的花花戴頭頂上格外的威風漂亮。
藍色的,她本想插景衍頭上的,奈何這廝誓死不從。為免浪費,她便簪在自己頭上了。
眾人在街上玩了一上午,賞了花還吃了不少鮮花做成的小吃,比如鮮花餅和鮮花包子等。
臨近午時,大家打聽了一下,找了家口碑不錯,緊臨內河的酒樓吃河鮮。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