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戰斗持續了整整兩個時辰,匈奴韃子們沒有占到半點便宜,只得留下了一地的尸首,暫時鳴金收兵。
大夏小勝一場!
早等候在城墻內的大夏醫護們,在城門大開的第一時間就抬著擔架沖了出去。
他們快速的給傷員們做了簡單的止血包扎,之后在他們的手腕上綁上各種顏色的帶子,抬上擔架飛快的往城門內跑去。就連犧牲的將士,也一個不落的搬了回去!
一切都那么訓練有素,有條不紊。
反觀韃子那邊,潰走之時,但凡能動的只能自己爬上馬去,實在爬不動的,等待他們只的死亡。
匈奴各部族逐水草而居,除了王族,他們大多連個穩定的住所都沒有,更別提什么大夫不大夫的。
撐死了,在一些大部族里,能有個把巫醫。平日里生了病,都靠抗,抗不過去就只能等死。打仗的時候,雖也有幾個巫醫跟著,卻也都緊王族或是各部族首領看病。
因此,那些勉強逃回去的傷兵,頂多就是自己包扎一下或是求同伴幫忙上點藥。能活是運,活不了那也只能是命了。
而且,他們骨子里崇尚強者,得了病就代表著體弱,而弱者是不配活在這世上的。
大夏的傷員們一下戰場,等在大營的大夫們,一看他們手上的綁的帶子就立即明了。紅色的危重先救,黃色的次之,綠色最次。
以一位軍醫或大夫,搭配三個助手為一組,數個手術帳蓬同時進行。包扎好一個抬出去,就換另一個進來,大夫們即便忙得頭也不抬,仍然忙中有序。
從未初,一直忙到下半夜,總算將最后一個傷員治好了,送去病房里。大家這才一屁股坐上地上,爬都爬不起來。
整整七個時辰,醫護們一直站著,彎著腰做手術。沒有喝過一杯水,沒有吃過一口飯,只除了其中實在憋不住,趁著兩臺手術交叉的間隙跑著去上了次茅房。
饒是蔣禹清這個修仙者也有些撐不住。她一邊做手術,一邊給重傷員輸送生機,因此她現在的狀態也并不比其他的大夫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