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氏又對陸氏道:“明日是江府和曲府的冥喜,人家發了貼子,咱們不去容易得罪人。
老三又不在家,咱們家男人又沒個熟悉的,去了怕丟面。只能你這個舉人夫人去撐撐場面了。
不過是萬不能帶我乖寶去的,小孩兒魂魄不穩,容易沖撞了,乖寶就由我帶著去蓮花地譚家。”
老胡氏只說是譚家,絲毫不提“姨母”兩字,可見她心里對繼妹是沒有任何情份可的。
“好,娘我知道了。我已經和娘家嫂嫂約好了,明日一起去。”
“那就好,有親家嫂子在我也放心。”
老胡氏又轉頭溫和地對朱氏道:“老二家的,明日你大哥大嫂要回娘家,我和你弟妹也得出門,家里的事便辛苦你了。”
朱氏恭順道:“娘,不辛苦,應該的。”
老胡氏拍了拍她的手:“好孩子,等忙完這一陣,你也回趟娘家,買點好吃好喝的去看看你伯爺伯娘,娘給你掏錢。”
朱氏瞬間欣喜萬分:“哎,謝謝娘!”
老胡氏笑瞇瞇道:“一家人,客氣什么。”
說完了正事,老胡氏麻利的打發家里人去休息。“老大家的,你跟我來一下……”
南方的春,因為有了多情的雨,蒙眬總要多過明媚。霏雨從昨夜一直下到了今晨。
吃過早飯,蔣老頭帶著二兒子下了田。蔣家的七個男孩子們,依舊出門去上學。
最大的蔣禹江走前頭,中間是小六小七,行二的蔣禹河殿尾。一樣的天青色學子服、儒生巾,一樣款式的書箱。
抬頭挺胸,朝氣蓬勃的少年郎,無論走到哪里都是一條極其亮麗風景線,常常惹得旁人艷羨不已。
蔣文康和林氏回娘家,陸氏去縣城和娘家嫂嫂匯合,再順路把老娘和小侄女送到蓮花地譚家。
譚家與蔣家其實并不親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