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全是花腳蚊子,嗡嗡的,許多人都被叮得受不了。
有些臉都抓爛了。幸好我有乖寶給驅蟲香囊,這才免了蚊蟲叮咬之苦。
吃飯時,別人吃的都是熱水就干餅子硬糍粑,就我吃的面條。
用開水一泡,又香又美味,連監考官都聞著味來了。
后來出了考場,考官偷偷問我,那面是哪買的。我說是家中的娘子偶然從一位游商手中買到的,后來再去尋就再也尋不到了。那位大人還頗為遺憾。”
只這幾句話,蔣禹清便聽得出來。方便面在這古代是極有市場的。
想想這東西在后世食物充足的年代都能大行其道,沒道里在這食物匱乏的古代,會生存不下去。
這東西制作并不難。或許,以后蔣家可以專門做方便面賣也不錯。
趕考的學子、行商、走鏢的、甚至是軍隊都是剛需客戶。
……當然,現階段也只能是想想而已,就她現在六個月的小身板兒,來日方長罷。
蔣家熱鬧了幾日后,逐漸歸于平靜。但蔣家的門庭與普通村民家終是不一樣了。
首先便是田稅。大夏律,舉人可免一百五十畝田稅。
雖秀才時也可免田稅,倒底只有十五畝。到了舉人,便足足翻了十倍。
說句難聽話,便是什么也不做,單把這一百五十畝稅掛出去,便也可一輩子不愁吃喝。
難怪世人都說,窮秀才富舉人。
蔣家原本有十七畝田,蔣老頭同家人商量后便又買了三十多畝,現在總共五十一畝。
剩下的九十九畝,便打算給家里的親家們分分。大房林氏的娘家,家里是開鏢局的,沒有田地。
二房朱氏的娘家倒是有田地,但那般狼心狗肺的兄嫂,自然不在蔣家人預算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