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幼萍給不了他回應,才更想逃。
見蔣浚業離開后,方幼萍也出門去庭院看了看,四處張燈結彩,大紅的喜字帖得到處都是,一片祥和寧靜,靜謐幸福。
遠遠地,隔著一道墻和假山,就看見蔣理承站在廊檐下,跟方梨說著話:
“這段時日,讓你受累了,哄著逆子這個不成器的。”
“大帥重了,我嫁給二公子,終究是我高攀了。他若是不覺著委屈,我怎會有怨?我只有幸福和忐忑,以后加倍對他好。”方梨溫婉地笑笑,勇敢地抬頭,看著大帥的眼睛,與他溫柔對視。
既表達對長輩的尊重,又展現自己的真誠。沒有目光閃閃躲躲,愈發像一個大家婦。
“我知道大帥是用自謙的方式,表達對二公子的親昵。我原本也是沒資格,更沒身份和立場,教大帥如何對待兒子。只是二公子馬上就是我夫君了,不管出于任何原因,我都不愿意聽見別人,說他不好。”
蔣理承贊許地點了點頭,隨著年齡增長,驀地有幾分羨慕這些小孩子。他已經快要記不起來,萍兒從前對自己著迷時,是不是也這樣維護過自己。
只開口安慰道:“英雄不問出身,你也不必有什么壓力。尤其,你出身并不低,就算你不是方世章的女兒,單是萍兒妹妹這個身份,就夠我高看一眼。”
看見未過門的兒婦,對兒子這般維護,蔣理承也能松了一口氣,仿佛了卻了一樁心事。
若是有人盼著兒子過的好,婚姻美滿,事業有成,他得算一個。
又以過來人和長輩的身份,跟她說起自己的婚姻觀,不是傳授經驗,更多是鼓勵:
“而且兩個人在一起,互相溫暖就夠了,也談不上誰配不上誰。出身沒法選擇,但人生是自己的。你是正妻,不需要有伏低做小的小娘做派,多學學你姐姐。”
這也是蔣理承縱容方幼萍的原因,他從未把她當成過揚州瘦馬來看待。她是他眼里的妻子,妻子,就應該有底氣、有骨氣、勇敢且篤定。
“而且,還叫大帥嗎?”
“是,爹地,我以后會多學習姐姐的智慧和堅強。可能您不信我對二公子的深情,畢竟我以前跟他沒有相處過,不像姐姐那樣,打小就一直來帥府。但是我這個人就是這樣,無關緊要的人,我從來不關注,卻非常護犢子。二公子是我丈夫便是對我最重要的人。”方梨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傳統和封建,勢必展現溫柔小意的小面。
尤其蔣理承這種封建腐朽的老男人、吃這一套,她自然更得投其所好。
“有一個文豪曾經說過,愛一個人,就會低到塵埃里。哪怕我真是嫡長女出身,嫁給二公子,依舊愿意為他低頭,與他舉案齊眉。我也非常感謝爹地給我這個服侍二公子的機會,能跟爹地成為家人是我的榮幸,我很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