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理承接到衛兵的電報,沒急著動身。老幺重要,但還不至于比家國大事還重要。且他相信衛兵的專業素養,他沒松口,不會由著少爺被帶走,不管是偷還是搶。
數月戰火,使得北平的學堂干脆放了幾日假,方幼萍打著‘探望竹馬哥哥’的旗號,跟他一塊回了一趟北疆。
在專列上這一路,眼睛都未離開課本上。有時蔣理承會擔心她的眼睛,自己就是學醫學的,還不懂得這點嘗試。
尤其車廂晃啊晃,終于在副官送來牛乳和咖啡時,蔣理承不想打擾她,還是開了口:“到了北疆,我就讓新提拔上來的軍醫,入府教你。其實過去參加科舉考試的,并非人人都上私塾學堂。但也出了不少狀元、探花和舉人。萍兒這么聰明,在家里勤學苦讀,不會落下功課的。”
“你怎么不說,我比他們有天賦,還比他們努力,那他們努力還有什么用?”面對叔父的吹捧,她十分有自知之明,她并不是什么萬里挑一的天才。只是普通人沒她的家世背景,不能像她這般,用金銀珠寶堆起來、拿各種知識砸起來,掌握了頂尖的知識和財富,才曉得超乎常人。
如今叔父又請了近乎于古代的大賢、太子伴讀般的人中龍鳳、萬里挑一的大家,給她一對一輔導。就算庸才,也能培育成珠寶,尤其她天資聰穎,又肯吃學習的苦。
“叔父,如今西北方蠢蠢欲動,想必戰事焦灼。我當然希望世界和平,但若是不得已、亦或你做了某種決策,需要再起戰事,我想跟你一起上戰場。你可以不上,在北地坐鎮,我跟主將同行就好。”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她不想一直讀死書了。
“萍兒,我知道你的心意是好的,想幫我分憂。但刀劍無眼,我不愿意讓你去冒險。我知道戰場是最好的老師,我底下多少軍醫,都是在戰爭中成長起來的。他們可能理論經驗不足,但是隨機應變能力超強,能應對快速變換的戰場。”蔣理承想寵著她的,也愿意縱容著她胡鬧,但在這件事,沒有點頭。
“你如果想練練手,可以去北地的軍醫院實習,哪里有很多傷病員。今日到了帥府,我就可以將院長叫過來,讓他手把手帶你。或者你若是喜歡中醫,我也可以給你開一間中醫鋪子,叫我手下的最好的軍醫,每天都過來,輪流問診。”
而她在旁邊看著,能快速成長起來,還能時不時跟這些大儒交流治療方案。
“叔父,我不想一直生活在你的羽翼下,你的庇護下,那樣我永遠都成長不起來。我在學堂時,有新聞系的女同學,去做戰地記者,記錄歷史。她們能去前線,為什么我不能去?我不是溫室里的花朵,何況,我以大帥夫人的身份,深入腹地,跟將士們打成一片,可以為自己積累名聲地位,也能鼓舞士氣。”方幼萍差點脫口而出,說反正叔父總是習慣把江山社稷、功勛名利放在首位,必要時權衡利弊,犧牲自己,也沒什么不好的。
“我只是擔心自己才疏學淺,且沒有實戰經驗,在戰場上,可能不那么及時醫治,不能精準立即找到最佳治療方案。但我保證不會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