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說,我剛入府時,沒去見過她。也不是她,好像她們,我都沒一一拜見過,敬茶什么的。”
“少奶奶說的是,估摸很快,全國兩京一十三省,就都要倚靠大帥的恩賜活著了。”小丫鬟十分知趣地附和過后,才不動聲色地繼續講給她聽:
“帥府的確規矩不多,因著帥爺思想開明,不是那等封建殘余。若真因循守舊,想必也很難兵臨天下。至于那些妾氏,給她們顏面,喚一聲夫人,若不給臉面,妾通婢女。少奶奶是明媒正娶的正妻,哪兒需要跟妾氏低眉順眼。若是大夫人從鄉下來了,哪怕不事雕琢,這幫妾們也得規矩相迎。”
方幼萍心底柔腸百轉,她本是少帥哥哥的正妻,可在心底,一直將自己認定成蔣理承的外室子。故而一時間,心頭酸甜苦辣翻涌。
張沐琪不知是不是常年獨來獨往,反應慢了許多,眼前人到了跟前,才想著要起身離開。
方幼萍沒有逗弄她的心思,只是物傷其類,想看看自己將來失寵時,是不是也這般模樣。
開口喚住了她的名字:“四媽媽。”
張沐琪滯了滯,便是不懂人情世故,也不能對帥府當前勢頭正足的紅人、老爺的心尖寵,視若無睹。
她停下腳步,討好的笑便掛在臉上,下意識想彎下不盈一握的細腰。
想到自己是長輩,才克制住了巴結與諂媚。
不知從幾何時,她這清冷淡漠的性子,就被老爺規訓成一條狗了。
“四媽媽不必客氣,聽說你是金陵人?”方幼萍笑了一下,看她眉眼處,帶著幾分江南水鄉女子的溫婉。
尤其張沐琪開口時,口音也與北地不大相同,滿口吳儂軟語:“少奶奶重了,您叫我四姨太就是。我確是遠嫁過來的,不如北地人豪爽敞亮。”
方幼萍聽罷,一陣朗笑。
倒也不是刻意恭維,不過想什么說什么:“大魚大肉有吃膩的時候,偶爾也想嘗嘗清粥小菜。四媽媽想必就是那道洋人甜點,讓人回味無窮。”
“少奶奶謬贊了。西點吃多了齁得慌,不如北地的烤肉、銅鍋養胃。老爺不過一時貪歡……”張沐琪自知失,忙是噤了聲。
方幼萍嫁過來之前,不想了解這些螻蟻姓甚名誰、生辰八字,架不住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愣是叫乳娘耳提命面,知道這位四姨太的過往。
不過是蔣理承下江南時,江南督軍為了給他解悶,送的一個絕色美人。
蔣理承不大寵幸水鄉女子,徑直將人帶了回來。可一回來,新鮮勁兒就過去了。尤其遇見了更為嬌媚的戲子大青衣——柴姣,更是直接將這舊人,都拋到腦后了。
不遠處,有小廝過來稟報:“少奶奶,少帥回府了。”
方幼萍緩緩起身,已是準備告辭了。
張沐琪不知從哪兒來的勇氣,從背后叫住了她:“少奶奶,日子一天比一天冷,我的身子骨大不如從前。如果可以,能否施舍一些炭火。不然我怕,過不去這個寒冬。”
方幼萍聽著這話古怪,帥府的銀子都能當成炭火燒,如何會少了她的。
難不成,是一向與人為善的五姨太,與她有過節?她當家,才要讓她饑寒交迫?
疑慮開口道:“聽聞四媽媽喜歡抽大煙,爹爹縱容,從未斷過。如何大煙有,柴火卻沒有。我也沒想到,你會跟我開口求炭火,而不是煙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