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前縣和奉山口之間有大片密林,這里曾經有大量的弱郎,不過被道門清理得差不多了。
不過這些弱郎并非完全被消滅,而是轉移了,蟄伏潛藏起來。
此時從奉山口到達尊寺之間的區域死寂一片,所有生靈似乎都已經逃離了此地。
陰風陣陣,沙沙的聲音密密綿綿,由小及大,由遠及近,仿佛萬蟻蝕骨,讓人不寒而栗。
無數黑影在霧氣陰影中緩緩起身,轉眼之間已經漫山遍野。
腐朽和死亡的氣息彌漫開來,無數弱郎緩慢而堅定地涌來,不同于普通的僵尸亡靈之流,伴隨弱郎而來的不是陰風,而是業風陣陣,在業風之中,還蘊藏著無數仿佛天魔低語的嘶吼。
那是受佛債欺騙之人的呼喊。
弱郎的關節已經僵死,無法彎腰屈膝,也不能轉彎,但看到活人便會用僵硬的手去摸人的頭頂,被摸到的人也會變成弱郎。
這些業風相較于弱郎的“仙人撫我頂”,感染能力更強,尋常人只是被迎面一吹,魂魄就會被帶走化作業風的一部分,身體則化作弱郎中的一員,比起陰風還要可怕幾分。
這只是大戰開始的一點開胃小菜。
姜大真人已經正式下達了進攻達尊寺的命令。
便在這時,一朵七彩祥云出現在上空,任憑業風吹拂,不搖不動。
祥云上站著一人,頭戴紫金蓮花冠,劍帶飄飄,右手持仙劍,左手持如意,盡顯真仙風范。
地面上的弱郎自然奈何不得天上的仙人。
姜大真人一路直往達尊寺而去。
無人敢攔。
無識法王不愿意趟這個混水,他巴不得激進派大敗虧輸,他好出來收拾殘局,成為佛門的救星,怎么會阻攔姜大真人?
孔雀明王自知不是對手,而且還有別的要務在身,同樣沒有出面阻攔。
真正能正面匹敵姜大真人的還得是凈琉璃大士。
在達尊寺中有一座高塔,十分醒目,此時凈琉璃大士就端坐于塔頂,佛門經營達尊寺多年,所以這座寶塔并非普通佛塔,通體遍布各種佛家雕刻,類似道門的符箓,佛塔下方又有地宮,起到勾連地氣的作用,整座佛塔就是一座大陣,具有極大的加持作用,哪怕是三大士,也能得到加持。
姜大真人停下祥云,仔細望去。
佛塔表面那些浮雕已經不是栩栩如生,而是活的,正在上演著一個又一個的佛門典故:割肉飼鷹、以身飼虎、拈花一笑、降龍伏虎等等,同時還有嗡嗡佛音響起,似乎在寶塔內部藏有萬千佛子齊齊誦經。
這些誦經聲音甚至化為實質,變成一個一個金色字符,匯聚一處,如一條金色沙河環繞寶塔。
塔尖處佛光沖天,甚至將天幕染成了金黃顏色。
金光如海,佛光無量。
在佛光中漸漸浮現出凈琉璃大士的法相輪廓。
姜大真人可以感覺到,此時的達尊寺變成了一個不完整的神國,比神域要高級一點,比神國低級一點,也許可以用西洋人的說法,這是一個半位面,或者用佛門自己的說法,此為“凈土”。
這里同樣可以起到隔絕內外的作用,更重要的意義還是為凈琉璃大士提供地利優勢,以此來抵消姜大真人的仙物優勢。
凈琉璃大士也不打什么機鋒了,無數佛光化作一個個人頭大小的光球,仿佛一輪輪微縮的太陽,朝著姜大真人激射而來。
放眼望去,密密麻麻,成百上千,仿佛節日遍掛大紅燈籠,不過光芒又遠勝燈籠,將天空照成暗紅顏色,其中蘊含著壓縮到極致的太陽真火,焚盡萬物。
姜大真人手持“三寶如意”,隨意揮舞,每一擊都會掃滅十數個紅球,神奇的是這些紅球并沒有炸裂開來,而是就此消失不見,無影無蹤。
就好像冰雪消融。
姜大真人將這些紅球掃滅之后,驅動腳下祥云,逼近佛塔,同時開始催動右手的“順天劍”。
這把仙劍的光華一漲再漲,仿佛沒有止境一般。
只見一道劍光沖天而起。
這道劍光極為奇特,橫貫近百里,接天連地,可厚度只有薄薄一線,就仿佛是一道光幕。
姜大真人整個人與這道劍光融為一體。
當初陳書華用出這一劍,將整個升龍府劈成兩半。
這道劍光極高,幾乎有天高。
這道劍光極長,足有百里。
這道劍光極薄,只是比紙張稍厚一點。
正因為如此,陳書華一劍將升龍府分為兩半,所造成的傷害只有一線而已。
就好像一道帷幕從中徐徐落下。
如果剛好處于這一線之上,自要被這一線劍光劈成兩半,傷口平整如鏡,甚至沒有鮮血流出。
這一線劍光幾乎無堅不摧,要將佛塔一分為二。
凈琉璃大士的法相雙掌平平推出,此乃“無量佛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