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一封關于遼東黑土的情報傳來。
在建立草原軍事中心的同時,大明也選擇了一塊黑土進行種植。
最近幾日,這些作物也到了收獲的季節。
僅僅只有三十畝地,畝產卻能達到驚人的八百斤。
紅薯和土豆和畝產,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千斤。
這在明朝,已經是十分不可思議了。
朱雄英對遼東黑土的了解其實并不多,更多的只是道聽途說。
他也沒有想到,這黑土竟真如此給力。
足足把作物的產量給翻了好幾倍。
消息傳回宮里時,爺孫倆都十分高興。
他們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如果能對黑土進行一個大規模的開發,那么日后大明的糧食問題肯定不用再去擔心。
不夸張的說,黑土牽扯著大明的國祚。
若是能利用好黑土,大明至少能少發展五十年。
但黑土的情況并沒有想象中樂觀。
主要還是因為地理位置特殊。
黑土貼近草原,大部分都在關外,若想大規模使用肯定要搞好和草原的關系。
北元覆滅后,他的大部分土地都被瓦剌和其他部落瓜分。
其中占大頭的當然是瓦剌。
瓦剌現在雖然疲弱,但想徹底消滅短時間內也做不到。
況且草原現在的勢力十分復雜,除去瓦剌以外還有許多小部落虎視眈眈。
即便把瓦剌給徹底滅掉,也無法保證黑土不受侵擾。
更重要的是,瓦剌如果覆滅,其他部落肯定會趁機從中謀利。
這樣一來,肯定會和大明的軍隊產生沖突,這其中要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多了。
并且想把草原這些部落全都馴服,沒有個十年是無法做到的。
與其消滅瓦剌,倒不如和瓦剌談條件。
用瓦剌來維持整個草原的穩定,只要大明和瓦剌能達成統一意見,那么其他小部落便不用再擔心。
此事事關重大,朱雄英不得不親自走一趟。
只派幾個使臣前去,朱雄英還是放不下心。
“大孫,黑土雖然重要,但不可操之過急。”
“萬一瓦剌對你圖謀不軌,那可如何是好?”
“此次前去,一定要注意安全,其他的咱都不擔心。”
朱雄英點頭道:
“還請皇爺爺放心,此次前去孫兒一定會多加注意。”
事不宜遲,朱雄英當天就帶著三千大明右衛的鐵騎朝草原奔去。
順著南北大道走了大概七天,終于抵達了談判之地。
“本宮來的早了些,你們不會介意吧?”
朱雄英笑著說道。
瓦剌的使臣這才反應過來,趕忙躬身行禮,以表尊敬。
哈吉也不敢含糊,同樣低下了自己的頭顱。
眾人落座之后,談判正式開始。
“關于本宮四叔的事,你們可是議出來個結果?”
朱雄英問道。
李衛搖搖頭說道:
“回稟殿下,瓦剌想讓大明解除草原禁令,只有這樣,才答應釋放燕王。”
“這讓我們十分難做,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議出個結果。”
朱雄英點點頭,隨后說道:
“四叔不僅是我的皇叔,更是大明的藩王。”
“這些年為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們當然要不惜一切代價把四叔給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