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冷笑一聲,隨后說道:
“你們瓦剌表面功夫做的可是真到位。”
“滿嘴仁義道德,讓我都好生佩服。”
“但你們不要忘了,不光你們草原百姓是百姓,我們大明百姓也是百姓!”
“這么多年,你們屢屢犯境,不長記性,欺壓我大明百姓,這難道不是血淋淋的事實嗎?”
“就你們這樣未經開化,恩將仇報,不識抬舉的白眼狼,哪里來的臉面和大明談仁義道德?”
“現在知道談仁義道德了,前兩年的時候你們又在干什么?”
“我告訴你們,現在的大明不是前宋,當今圣上也不是宋懷宗!”
李衛辭犀利,越說越激動。
民族仇恨無法割舍,更何況先前的仇人還在你面前大談仁義道德。
李衛對蒙古人從來就沒有什么好感,對他們擄走燕王一事更是仇恨至極。
如若不是下面人攔著,李衛恨不得當場活剝了面前的談判使者。
在來談判之前,朱雄英就已經做過安排。
草原禁令,可以解,但不能太過輕易。
若是解的太過容易,只怕瓦剌會變得更加貪心。
談判的籌碼都是看對方臉色加的,大明這邊當然不能表現的太過示弱。
之后幾天的談判,大明使團就是咬死了不松口,怎么也不同意解除草原禁令。
瓦剌這邊使盡渾身解數,雙方在談判場地吵得不可開交。
不光是瓦剌,就連大明這邊也被此事整的精疲力盡。
但太孫殿下有令,前幾日萬萬不可妥協。
即便是強詞奪理,也要駁回去。
瓦剌這邊好不容易才抓到燕王朱棣,自然不可能如此輕易放棄。
解除草原禁令,可以說是他們最后的底線了。
至于什么火槍的制造方法,他們已經全然沒有念想。
歷朝歷代,只有大明對草原進行過制裁。
一刀切的政策無疑給草原帶來了十分沉重的打擊。
僅僅半年時間,草原這邊就已經被攪得心神不寧。
不光是百姓,就連一些蒙古貴族過得都不怎么樣。
轉眼就來到了談判的第五天。
這四天的談判并不順利,雙方劍拔弩張誰也不肯讓步。
即便哈吉把態度放的很低,李衛也從未給過他好臉色。
雙方就這樣軟磨硬泡了四天。
瓦剌心里也沒底,生怕大明和他們魚死網破。
大明失去了一位皇子,而他們可能要失去整個瓦剌。
“第五天,大明這邊應該會松口了吧。”
哈吉喃喃自語道。
只不過,今天大明的談判桌上卻多了一個人。
一身紅色長袍,氣宇軒昂。
腰掛三尺寶劍,眉目清秀。
李衛打眼一看,急忙帶著所有使臣下跪。
“參見太孫殿下!!”
瓦剌這邊的使臣全都目瞪口呆,一臉難以置信的朝朱雄英看去。
此人,就是大明太孫?
……
幾日前。
坤寧宮中。
“皇爺爺,此次和瓦剌的談判,孫兒想去看看。”
朱雄英說道。
朱元璋平靜的點點頭,似乎對此事早有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