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明年才能完成的三個項目,不僅提前結項,后續進賬也及時到位。
接著,公司投資部通過幾次會議溝通,驚訝地發現老板變了——
從原來的投資穩中求進,變成了關注風險和收益。
什么意思呢?
就是老板突然想搞錢了。
一點錢還不行,得大大的搞錢!
其實對于邵氏這樣的老牌巨頭來說,隨著經營時間越來越長,內部的人和事,以及外部的各種決策,都無可避免趨向“疲怠”。
這是國內大企的通病。
當然這也涉及到一個“創業”和“守業”策略的問題。
邵潯之從前對自己的定位是“繼承者”,他要做的是延續邵氏輝煌,劃重點:延續。
如今,在對比了邊月和自己在事業上的追求以后,他發現“延續”遠遠不夠。
才驚覺自己原來一直都待在舒適圈里,怎么從來沒想過讓邵氏在他手里走向另一個高點呢?
如今邵奇峰已經完全撤退,過上了釣魚養老的生活,二叔邵奇東嚴格遵從祖訓,從不插手企業日常經營,換句話說,如今的邵氏,邵潯之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和掌控力。
他是有這個條件和資本的,只是他從來沒將自己的定位放在高處。
其他人也不覺得他選擇當個“守業者”有什么問題。
畢竟,邵氏已經足夠龐大,不需要再“開拓進取”。
連他自己都這樣默認了,直到被邊月刺激......
各部門經理偷偷打聽:“邵總最近是遇到什么不順心的事嗎?”
秘書從一堆文件里抬起頭,眼神還是懵的:“......啊?不清楚,不知道,干就是了。”
經理們對視一眼。
好嘛,秘書也不正常了。
當誰不知道從前你跟邵總兩個人,全公司出了名的提前下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