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連珩一手背于身后,一手執笏板放于腹前,闊步而來。
“太子近日讀何書?常與何人為伴?”
太子與宋長安向赫連珩行了個晚輩禮,太子一邊作答一邊與赫連珩并肩而行,而被忽視的宋長安落于二人身后半步,不喜不悲地聽著。
“受舅舅教誨,侄兒讀的自然是圣賢書,結交的亦是滿腹經綸之人。”
“年前侄兒便與舅舅提到過一個名叫‘徐朗’的書生,此人有諸葛之才,他鼓勵侄兒賑災以獲民心在先,將災區冬麥獻給父皇在后,助侄兒討得父皇歡心。近來侄兒行事,也多受他指教,成功拉攏了不少文臣武將。”
赫連珩皺眉:“今日.你在朝堂上擅自發,也與他有關?”
“那......”察覺到舅舅臉色越發陰沉,太子把到了嘴邊的話調了個意思,“那當然了,侄兒原先覺得不妥,可他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對待老四這種人,就該一招將他弄死,否則后患無窮。”
其實,徐朗只是個沒有靠山、沒有前途的布衣書生,最多只能幫太子分析局勢,萬萬不敢如此細致地“指教”太子。
太子所都是他自己的想法,如果赫連珩贊同,他會驕傲地炫耀自己料事如神、當機立斷。反之,責任自然歸他人承擔。
自幼母后就告訴過他,他是儲君,他絕不會做錯任何事。
即便他的命令造成了不利于自己的后果,也是身邊的太監、妃嬪甚至是太傅的錯,他們誤導他,他們慫恿他,他們沒有教好他......要問責,必嚴懲他們。
赫連珩與皇后赫連婉蓉有著同樣的想法,要不然也不會問出“常與何人為伴”這種話來。
太子自己沉不住氣,卻怪別人教壞了他,好霸道的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