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康見劉毅有些猶豫,他當然知道劉毅是在擔心什么,可是眼下就有一個現成的資源可以用。“將軍,不用擔心,你可能忘了,祖大壽在皇太極那里可是漢八旗的旗主呢。他手下的漢兵正是我們可以利用的絕佳資源。”成康笑瞇瞇道。
對啊,怎么忘了這么一茬,祖大壽手下有大量的漢兵,雖然不能在八旗軍內安插細作,可是在祖大壽的身邊放上一些細作應當是可行的,可是這些細作怎么去發展呢,人員從哪里來呢?劉毅的腦中猛然閃過一道人影,“軍師,你的意思是說?”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成康道。劉毅恍然大悟,成康的意思是在城內的四千錦州兵當中招募手下,然后讓他們混入祖大壽的隊伍當中,這些人混進去簡單,本身就是祖大壽的麾下,戰斗中這些人也不知道是死是活還是被俘,只要選幾個機靈的安插進去,到時候再派情報軍的人員去沈陽還有金國的幾座城池開設一些店鋪,只要能和這些諜報人員接上頭便可。金國的軍事行動不會避開漢八旗,這么好的炮灰怎么會不利用呢。只要將這些諜報人員用好了,金兵的任何行動在青弋軍眼里便跟透明一般。不錯,這又是一條好計策。
“軍師果然是高人,這三策字字千金,只要能將這三策用好了,青弋軍的發展又要上一個臺階。”劉毅對成康施禮道,要說古人的智慧不可限量那是真的,誰說現代人就一定比古人聰明,一定比古人的眼光長遠,在劉毅看來,成康的眼光絕對已經領先了當時的人。
得到劉毅的稱贊,成康開玩笑道:“將軍你可不要再夸我了,再夸我我就要飄起來了。這都是雕蟲小技,何足掛齒。我只是提出了這些意見,但是提出意見是一回事,真正實施起來又是另一回事,還是要靠將軍和萬千將士還有安慶衛的無數百姓才行啊。”
聽成康提出了新的三個策略,劉毅的心情大好,看來這一趟跑的值。日后回到太平府要抓緊實施才是。“軍師,如果我想在遼東保持一支駐軍不知?”劉毅直接問成康道。倒不是說劉毅想讓將士們背井離鄉長期駐扎在遼東,而是因為遼東現在已經被打成了真空地帶,就算是朝廷調動軍隊進入遼東衛戍,恐怕一時半會也形成不了戰斗力,如果沒有一支強軍在這里盯著,劉毅擔心會出什么岔子,雖然蒙古軍和八旗軍已經遭受重創,但是保不齊有人會鋌而走險,畢竟比起搶掠的風險,一旦冬天遭受災害,那可是整個部族滅亡的大事。
“恐怕不行。”成康淡淡道。“這是為何?”劉毅下意識的問道。“將軍可知當年朱升給太祖提了什么計策?”成康反問道。
怎么這事情還能跟朱升扯上關系,劉毅想了想便回答道:“應當是九字方針,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成康點點頭,“不錯,正是這九個字,如今在下也要將這九個字送給將軍,將軍可明白其中的含義。”
劉毅恍然大悟,成康這是在提醒自己,鞏固根據地,積聚力量之后再圖大業。目前駐兵遼東并不合適,青弋軍還沒有發展到那么強大的地步,本來兵力就不足,放一部分人在遼東,放多少人合適?少了不頂用,多了,大本營怎么辦。所以在實力未到之前不應將軍隊分散配置,遼東有晉軍的水師盯著,隨時可以威脅皇太極的后院,便如當年的毛文龍一般。況且這一次自己已經在崇禎和朝廷的面前露出了獠牙。就算自己不咬人,他們也會懷疑自己會咬人。這時候更要低調。切不可鋒芒畢露。先將其他的事情辦好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