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此一出,在場的眾人都是有些自責,不論是楊鎬還是史可法都在感嘆自己的用兵才能有所欠缺。盧象升聽見劉毅這么說也有些惆悵,要說盧象升沒有一腔抱負那是假的,而且很顯而易見的,假如盧象升真能有機會成為劉毅的軍師,那自己的抱負可能會更快的實現,或者說難度要小很多,畢竟青弋軍的基礎已經非常不錯,自己過來就是錦上添花,站在青弋軍的肩膀上,應該能將自己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更早的實現吧。可是現實不允許,皇上已經命令自己組建天雄軍,在自己看來,組建天雄軍雖然困難重重,可是為了大明江山,國家社稷,他盧象升必須要扛起肩膀上的責任來。但是劉毅對自己的幫助這么大,自己若是一點表示都沒有豈不是讓別人看了笑話,可是青弋軍的軍師,這個職位何等的重要,天下之大竟無人能勝任嗎?北直隸倒是有一些青年才俊,可是好像都不太適合新軍軍師的職位。這個職位在盧象升看來一定要有著不同常人的思維。
盧象升的履歷不同于大明的很多官員,說起來南直隸還是盧象升的老家。盧象升就是南直隸常州府人。二十二歲的時候高中進士,然后進入南京戶部做主事,后來上調京師任戶部員外郎,最后慢慢升級才外放任大名知府。要不是這次皇太極南侵,恐怕盧象升會在這個位置上再待上個三五年,然后繼續累功升遷到朝廷**或是外放成為一省大員。但是機緣巧合之下他才變成了北直隸的按察使,天雄軍的主官。如此看來,盧象升的履歷倒是比較簡單,可沒有那么多復雜的地方。盧象升有心給劉毅推薦一個才俊,可是想來想去都想不到有什么比較適合,而自己的履歷因為單調的緣故大部分時間都在北直隸,認識的也都是朝廷的官員,可是話又說回來,在朝廷任職的官員會愿意放下天子腳下的官位來青弋軍任職嗎,這本身就是一件矛盾的事情。
劉毅看到在場的眾人都是長吁短嘆,連盧象升臉上也是面露難色,劉毅說出這番話來其一是有感而發,其二當然也是希望盧象升在北直隸有認識的高人推薦一下,實在不行自己就上奏天聽,請求調人。再不行自己親自去北直隸拜訪一下也可以,可是看盧象升的表情好像他也沒有什么很好的人選。也是,劉毅知道這個青弋軍參謀長的職位選人難度奇高,這是歷史局限性決定的,就算是把朱元璋身邊的劉伯溫請來,或者是把后面李自成身邊的牛金星,李巖等人請來也不一定能勝任,火銃戰術,火炮戰術,集團騎兵,水師陸戰隊,哪一樣不是顛覆性的改變,這些人還真不一定能適應這些改變。
“哎,世間臥龍也就是諸葛亮,鳳雛也就是龐統二人能擔當得起,青弋軍不同于普通大明的軍隊,確實是劉某有些操之過急了,可是時間不等人,青弋軍的軍制必須加快完善,各個機構也必須有效運轉,否則身子重,腦袋輕,怎么能繼續打勝仗,實在不行我就只有在南直隸張榜公示,看看有沒有人能勝任,但是這樣一做豈不是不尊禮法,頭疼啊。”劉毅道。
盧象升在一邊聽著劉毅說話,也是有些感慨,等等,在南直隸張榜公示,南直隸!盧象升的腦袋中似有一道閃電劃過,南直隸,自己在南直隸戶部可是干過一段時間。應天府的朝廷里面可是有位奇人,或者說是一個怪人,這個人自己倒是認識,在南直隸任職期間跟此人也經常打交道。盧象升并沒有因為此人舉止奇怪而疏遠此人,反而盧象升這個人也是有著不同尋常思維的人,跟此人頗為聊得來,這個人的一些想法現在在盧象升看來都頗有些創新的意味,那此人是不是可以和青弋軍的理念有一些重合呢。
盧象升脫口而出,“五軍都督府!”劉毅猛地被盧象升嚇了一跳,“盧兄你說什么,五軍都督府?五軍都督府怎么了?”劉毅大聲的詢問道。
“不不不,我不是說五軍都督府。”盧象升連忙擺手道。“我是說五軍都督府有個怪人可能子明老弟會感興趣。”劉毅仿佛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一般,立刻追問道:“怪人,什么怪人?怪人怎么會在五軍都督府?盧兄認識此人嗎?此人才學如何?對我新軍有幫助?他能認可咱們新軍的治軍理念嗎?據我所知五軍都督府可是已經名存實亡的機構了,現在還有五軍都督府?哪里的都督府?”連珠炮一般,劉毅一下子拋出一連串的問題。
“哎喲,哎喲,子明老弟,你可慢點說,你聽我給你解釋,慢慢道來可好?”盧象升將雙手往下壓了壓道。“對對對,是我太心急了,那什么,甲午,把茶水換一換,把上次阮會長帶來的白茶拿出來給大家品一品。”劉毅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