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山帶著化妝成商隊的山地部隊,出山西過河南直入南直隸中都鳳陽府亳州地界,他們在那里見到前來迎接他們的偵緝處都統領許義安。作為破奴軍偵緝處的統領,許義安來到南直隸數月,得益于魏國公徐弘基鼎力支持,他在南直隸各府混得風生水起。南京城有頭有臉的勛貴紛紛入股破奴伯張平安搞的銀莊,南京城這一幫勛貴在銀莊買賣上掙得盆滿缽滿。
盡管大家利益一致,可前段時間運河漕幫為難破奴伯不要臉的買賣“衛生巾”時,南直隸官場都知道是鹽商在支持漕幫,南京城里這幫勛貴因而都不敢攬事,由此可見揚州鹽商在南直隸勢力是何等的可怕。許義安萬般無奈之下只能給張大帥寫信,請示用什么手段解決漕幫,心黑**黑的破奴軍張大帥給許義安回信,他要用武力收拾這幫有錢人以及他們的打手漕幫。
柳青山在與左二丫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升任破奴軍第二只山地部隊統領,不過,田鵬仍壓柳青山一頭。破奴軍張大帥發出帥令:破奴軍山地部隊統領田鵬戰功卓著升二等統領,柳青山已一等副統領領受山地部隊統領。左二丫出任破奴軍督察二等副統領,代管許義安分管的破奴軍督察隊。
這次會面,許義安清楚自己所要負責的事務,打仗柳青山比他要強。畢竟柳青山參與了太多的戰斗實戰經驗十分豐富,又是張大帥最喜歡的學生。因此,對戰漕幫張大帥給出帥令:柳青山將是戰場主將,許義安則負責戰場以外的糧草、情報、善后。
許義安將部隊駐營地安排在亳州南面義門東南偏僻的林村,許義安包下了地主林虎威的宅子,作為臨時駐地。隨軍參謀王華帶領十來個參謀布置完地圖后,向許義安和柳青山匯報道:“許都統、柳副統領,按**古新參謀長指令,我帶領破奴軍**十五個隨軍參謀,負責這次作戰謀劃。出發前古新參謀長命令我們,一切行動按許都統、柳副統領指令辦,請二位上官指示!”
說完,王華對他們舉手敬禮。聽完王華的匯報,許義安內心不住苦笑。在官面上他的職位最高,柳青山仗著張大帥得意門生的頭銜,破奴軍里除了老長官魯得銀、田鵬給面子外是有名地刺頭。參謀王華又是追隨張大帥時日最長的小參謀之一,除了張大帥和參謀長古新外,也是誰也不服氣的刺頭,這二個刺頭碰一塊真叫他這個都統領頭疼。
“咱們都是一鍋里取食兒的兄弟,都別見外了,還是按張大帥命令辦事,打仗嘛,青山實戰經驗豐富,你來負責一定能行,可什么時候打要聽我的命令,謀劃作戰計劃王華你也算**老參謀了就不用我多說了。”
許義安先是抬出張大帥的虎皮,既奉承又教育二個刺頭別囂張,破奴軍里傳統就是論資歷,他許義安在破奴軍的資歷比你們二位強得不是一星半點兒。說完許義安也沒有廢話,用手一指墻上地圖標注的紅點。
“漕幫總舵設在江蘇淮安府白洋河鎮,東臨黃河(作者注:在明代黃河是從江蘇入海)西有萬畝良田,不是個能防御之地。難點在于我破奴軍不習水戰,一旦漕幫重要人物跑到水上,大帥要殺敵首腦的命令將無法完成。經過偵緝處密探三個多月實地探查,基本摸清了白洋河鎮的地形,該鎮離運河三里東面有三丈高河堤,北、西、南三面均已稻田為主,秋收后種上了蔬菜。我曾經親自去白洋河鎮走了一趟,其地形與地圖標注無二。”
許義安說完后手指地圖鳳陽府虹縣(今天泗縣):“三個月前接到大帥除掉漕幫的命令后,我帶人以魏國公的名義在這里東北建了個大貨棧,用以咱們藏兵。這里離白洋河鎮五百余里,按**的計劃咱們晝伏夜出悄悄進駐歸仁集。我在歸仁集南面買了個莊子,用于這次屯兵。按大帥閃擊戰設想,我山地部隊必須要盡快包圍白洋河,重甲騎兵再打散漕幫總舵打手。”
說完張大帥布置的出兵謀劃,許義安收回手臂端起桌上茶杯喝了兩口潤了潤嗓子,說起出兵的具體時間:“據可靠內線諜報:揚州鹽商送了漕幫四十萬兩白銀,年底漕幫總舵要辦流水席發放紅利,我們就在這個時候發動進攻。”
柳青山和王華聽罷連連點頭,他們在臨出發前都得到張大帥叮囑,他們只管打仗其他一切事物聽許義安安排。特別是柳青山深知張大帥調教手段,他要是敢違抗大帥軍令,張大帥一定要他難受得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