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恪以血腥的手段極大的威懾了眾官員,在鋼刀和鐵拳的逼迫下,長安士紳開始動員了起來。六萬多名青壯被強編成了自衛軍。慕容恪采取重賞的方式,又從這六萬多名青壯中挑出了八千余死士,配合兩千守軍。組成一支萬人規模的部隊,慕容恪把長安府庫中最精良的鎧甲,最鋒利的武器裝備給他們,讓他們在守軍士卒的訓練下,快速熟悉戰場撕殺技法!
就在長安剛剛還成組訓時,陳倉關出現的烽火信號也傳到了洛陽。
張溫下令洛陽就近軍隊立刻進入一級戰備狀態,當然反應最快的還是洛陽騎軍,在一個多時辰后,一支五千人馬的純騎兵援軍向長安方向輕裝前進。
一個晝夜之后,冉閔的御案上也放上了陳倉關“軍情”,由于時間和傳遞消息的速度太慢,這個時候禿發部的戰報還沒有被冉閔接到。冉閔的情報太少,他和慕容恪一樣,意識到了禿發部的叛亂規模超過了想象。冉閔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可能是晉軍暗中支持了禿發烏孤。
冉閔下令魏國整個戰備動員。
冉閔因為被東晉朝廷的舉動徹底惹惱了。在永興二年,冉閔的魏軍勢力最強大時,他擁有部曲三十余萬,百萬胡人被迫撤離中原。然而在冉閔即將一舉解決胡禍問題時,東晉朝廷出手了。不過,他卻沒有幫助冉閔,而是選擇了幫助胡人對付冉閔和冉閔的這個初生魏國。冉閔建立魏國之后,最響應他的還是那些貧困百姓,乞活義軍。在投桃報李的思維中,冉閔厚賞有功將士,封他們有郡之太守或縣之縣長,又或者是刺史、將軍。
冉閔的這個舉動徹底激怒了北方的士族,他們獨霸地方,擁有諸多特權,雖然冉閔沒有損害他們的利益,不過卻觸犯了他們的底線。泥腿子賤民怎么能當官呢,這有違禮不下庶,刑不上大夫的這個行事原則。
北方士族門閥和東晉朝廷聯手發力,魏國那些剛剛拿到地位的刺史、太守或將軍們,自然而然被套住了。像徐州刺史周成,攜徐州五郡六萬余兵馬,一百多萬人口投降晉朝。只得一個虛職,連在建康城一名城門都伯都敢給他顏色看。
說起玩政治手段,這些從小就鉆研的士族俊杰們,手段還真不是蓋的。連番動作之下,雄霸六州的魏國突然間分崩離析了。
關鍵的時候被東晉捅了一刀,這種讓人玩弄的感覺讓冉閔感覺異常難受。特別是眼下魏國河洛地區正暴雨成災,東晉又落進下石。冉閔給駐守在鄴城的大魏精銳部隊“越騎、屯騎、長水、中壘、步軍六營以及射聲等下達進入戰爭的命令!”
聽說冉閔動員全國,準備戰爭的消息,張乾和謝安一同拜見冉閔。
張乾甚至連向冉閔施禮都省略了直接問道:“陛下,我們大魏哪有實力再打一場舉國之戰啊!”
“沒有實力,朕何償不知!”冉閔沮喪的道:“朕想打嗎?如果晉朝都是胡人,朕早已提兵南下,滅了他們了!朕看到都是一族同胞的份上,不與他們計較,可是你看看他們做得這叫什么事啊!”
冉閔揮手,讓張平把陳倉關出現五色狼煙的情報扔在地上道:“朕想不打,可,要是不打成嗎?人家把刀都劈向朕了,難道還要讓朕把腦袋伸過去?”
張乾看了一眼,心一下子就揪起來了。他感覺手腳冰涼,腦袋一下子就大了。謝安看了以后,表面上沒有驚慌,實際上卻浮想聯翩。
“朕可以死,但是不會投降!”冉閔堅定的道:“孟陽,你知道朕。朕自幼被石虎收養,寄人籬下的滋味,沒有人比朕更懂。朕之父一生之中,對石氏忠心耿耿,絕無二心,為服石氏養育之恩,朕之父舍生忘死,為石氏打江山。從兗州,至下邳,再至河南(郡)、南郡,石氏的江山,其中一百三十多城,都是朕之父打下來的。可是呢,石虎這個畜生,只因嫉妒朕之父的功勞比他大,威名比他顯赫,就故意陷害,致朕父慘死陣中。在別人眼中,朕是石虎有養孫,朕反他,就是背信棄義,就是一個喂不熟的白眼狼啊。孟陽,汝與朕君臣一場,相識十數年,你見過他石虎把朕當人待過一天嗎?吃的比豬差,干的比牛多,睡得比狗還晚,起得比雞還早,就這樣,他還不準備給朕活路。朕不反成嗎?”
張乾連連叩頭道:“臣,臣和陛下的遭遇還是幸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