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明似乎在紙上寫著什么,他頭也沒抬的道:“王卿、楊道長稍后,朕馬上就好!”
過了盞茶時間,冉明道:“王卿,是不是內閣拿出了處置成都的方案?”
王簡點點頭。
冉明道:“王簡此事是道門內部事物,以朕看來,內閣就不參合了,讓楊道長內部處置就可以了!”
聽到冉明這話,王簡心里反而松了口氣。站在朝廷的立場上,對于成都事件無非是剿或撫,一旦招撫李弘,那么必須得罪楊羲,剿滅李弘,則得罪天師道信徒,無論如何做,事實上都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冉明不讓內閣處置,反而把內閣摘除事外,反而是好的辦法了!
王簡愉悅的道:“臣遵旨!”
“去吧,好好享受幾天天倫之樂。”冉明道:“上元節過后,朝廷就會忙上一段日子,到時候想休息就是奢望了!”
“老臣告退!”
王簡告退之后,楊羲看到冉明臉上明顯壓抑的憤怒,這個時候楊羲惶恐不已。
雖然繼承了葛洪的道教教主之位,楊羲其實和冉明并沒有多少私交,偏偏天師道又出現了這樣的亂子。
冉明這時卻道“楊教主,你對成都事件,有何看法?如何處置?”
“貧道聽從陛下吩咐!”楊羲略一沉思就答道。
“你啊,不像是方外之外,反而像官場混了半輩子的老狐貍!”冉明頓了一頓道:“只是這樣不好!”
楊羲非常不安,他可不像葛洪一樣熟悉冉明的脾性,在沒有摸清冉明真實意圖之前,他絕對不會發表自己的看法。
“其實,你也不必擔心,這是李弘彈劾你的奏折,里面說的事情,有些朕知道,有些朕并不清楚,但是你自己做應該清楚!”冉明道:“朕害怕麻煩,璣在大魏百廢待興,發展國家經濟,改善百姓生活水平是首要任務,朕不想為這等俗事分心,楊道長,你明白朕的意思嗎?”
楊羲如果此時再不懂那他就白活了。
其實天師道之事在魏國事實上只是一個小插曲,冉明毫不放在心上。十天之后,楊羲抵達成都,也不知道楊羲與李弘怎么談了,沒有知道這次談話內容,不過此次之后天師道正式分裂為南北兩宗,南宗掌教天師李弘,傳教區域長江以南。
魏國對外用兵,事實上在進入四七九七年之后就幾乎停止了,當然作為一個龐大的帝國,魏國在邊界上時而不時與笈多帝國和薩珊帝國發生一些小的沖突,但是魏國在占領里海東岸之后,并沒有持續西進,而是派出了多個探險隊沿著南高加索地區北上。
至于高原戰爭,這只是魏國的內政,魏國朝廷只是在平定地方割據勢力。隨著胡光率領巨錘行動隊在那曲河地區劫掠了大量糧草,隨后胡光發現苻堅防守嚴密,對于各級將領保護非常嚴密,胡光見無空子可鉆。就執行了**謀部制定的第三號決議。
魏國在高原上輸出革命失敗了,冉明和**謀開始總結失敗經驗,得出一個結論。就是這些革命缺乏統一的領導,也沒有團隊協作意識,更缺乏大局,在苻堅分化拉攏之下,很快就逐個擊破。
在這個情況下,冉明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建設性的意見,那就是派出一支支組織精干,行動靈活的隊伍,在高原上與苻堅開展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斗爭。同時宣傳氐人對羌族和吐蕃族人的壓迫和迫害,帶領他們起來反抗苻堅的暴政。
事實上冉明的靈感來源就是后世抗日戰爭時期非常著名的敵后武工隊。在世界民族之林,很多民族往往都會有一些非常瘋狂而卓著的偉績,比如建立地跨亞歐非的亞歷山大大帝,帶動法國陸軍成為歐洲霸主的拿破倫,還有愷撒大帝。)事實上并不是哪一個民族生性軟弱,而是缺乏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導。
這就是領導人的作用,自成吉思汗之后,蒙古絕對稱不上天子驕子。然而既然讓我們看成笑話的緬族蟒應龍的帶領下,統一緬甸,幾乎統一了中南半島。其實翎導人的作用非常巨大,如果擁有魏國優秀軍事指揮員的帶領下,吐蕃和羌族反抗苻堅暴政統治的革命應該容易成功。所以這個擁有一千三百余人的特別行動隊就立即分散開來,在高原上帶領羌族和吐蕃人進行轟轟烈烈的武裝革命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