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生最后對于崇禎總結道:“葡萄牙人的暴行,顯然在這一地區激起了公憤。不管是北大年、柔佛王國、亞齊王國還是來自西亞、南亞的商人,都對馬六甲城內的葡萄牙人沒什么好感。
而荷蘭人同英國人也同樣敵視葡萄牙人,據說英國人在印度洋常常打劫葡萄牙人的商船,而荷蘭人則一直支持柔佛王國奪回馬六甲城。
現在亞齊王國的蘇丹伊斯坎達.穆達準備進攻馬六甲,不過是一個開始罷了。
以臣看來,荷蘭人不過鑒于亞齊同柔佛的交惡,不好立刻出面支持亞齊王國對于馬六甲城的進攻,而且荷蘭人也有借亞齊人試探馬六甲城防御力量的意思,因此沒有直接參與這場攻擊。
不過亞齊人所需要的武器和戰爭物資,倒是有一大半是荷蘭人出售的。
至于英國人,雖然痛恨葡萄牙人,但是卻更不愿意讓荷蘭人借此機會奪取馬六甲城,因此在名義上宣稱承認葡萄牙人對馬六甲所擁有的權力。不過英國人根本無意幫助葡萄牙人守衛馬六甲城,他們根本沒有做出任何援助的動作。
另外,以駐馬六甲城的葡萄牙官員的收入來看,臣實在看不到葡萄牙人會放棄馬六甲城的意愿。
陛下想要讓葡萄牙果阿總督府把馬六甲城交給大明,臣覺得恐怕希望不大。
不過臣等抵達安不納群島之后,倒是同柔佛王國的現任蘇丹阿卜杜勒.賈利勒.沙三世接觸過。
這位柔佛蘇丹同臣單獨會面時,向臣懇求幫他向陛下求助,請求大明幫助他從亞齊王國手中獨立出來。”
聽完了楊天生的匯報,朱由檢意識到圍繞著馬六甲城的歸屬,很快就要爆發一場大戰了。
這場大戰的結局雖然還不清楚,但是馬六甲海峽的通行權,必然是要受到極大的影響的。這么一來,控制著巽他海峽的巴達維亞,顯然就重要了起來。
沉思了一會之后,朱由檢便對著楊天生問道:“這個阿卜杜勒.賈利勒.沙三世向大明求援,難道只是口上說說,就沒有什么書信之類的信物?”
楊天生趕緊回道:“阿卜杜勒.賈利勒.沙三世平時被亞齊人監視著,就是同臣單獨見面也是極短的時間,因此什么也來不及交給臣。”
朱由檢略略點了點頭,便回道:“先不急著同這位柔佛王國蘇丹搭上關系,還是先把大明在安不納群島、西婆羅洲島的據點鞏固起來再說。
東南亞原本就有不少遷移去的華人,能夠把他們招攬回來一起開發婆羅洲是最好的。實在不行,就從國內遷移一些人口出去。
如果我們不能在西婆羅洲建立起一個穩固的要塞,原本海上就優勢不大的你們,到時被荷蘭人的船只封鎖了航道,拿豈不是全完了?
大明現在想要把力量投放到東南亞去,顯然是力不從心的。不過渤泥、暹羅向來同我大明交好,依靠這兩個國家的支持,再加上西婆羅洲的據點,那么我們才算是真正在東南亞立足了。
馬六甲海峽雖然很重要,但是現階段還不是著手的時候。我們現在要做的,是交好當地的土著,主要提防勢力最大的荷蘭人。必要時,也可以聯絡西班牙人和英國人的力量。
至于葡萄牙人,既然他們的名聲在當地這么壞,那么我們就不必和他們走的過近了。
對于亞齊王國可以試著交好,就算是賣給他們一些火器也沒關系,只要他能保證中國商人可以自由通過馬六甲海峽,并在亞齊王國能夠進行自由貿易就行。
至于柔佛王國那邊,可以試著建立一個商館,不管我們要不要支持柔佛王國,先在馬六甲海峽出口的位置占一塊地方總是好的。地點的選擇么?就由你們自己選吧。”
聽了皇帝的話語,楊天生卻并不怎么認可。他覺得荷蘭人在東南亞海上的力量雖然強,但是東南亞地區的群島環境卻并不怎么適合這些巨大的帆船作戰。
倒是東南亞海盜和他們所使用的那種小船,更為適合島礁密布的群島環境。
現在荷蘭人正陷入同馬打藍王國的戰爭之中,那里還有什么精力分心馬六甲海峽的事務。
至于亞齊王國雖然人馬眾多,但是陸戰不過是依靠數百頭大象,水戰則完全是一個門外漢。
如果皇帝能夠放手給他,那么完全可以借著扶持柔佛獨立的機會,先把靠近馬六甲城的半島地區給占領了。然后同亞齊人、葡萄牙人共同分割馬六甲海峽的控制權力。
楊天生猶豫了片刻,終于忍不住誘惑說道:“如果陛下肯放手支持臣試一試,或許不必在西婆羅洲筑城,直接就可以淡馬錫筑城。
淡馬錫位于馬來半島末端,也是馬六甲海峽東南出口附近,和柔佛王國主要的管轄區賓坦島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可比坤甸好的太多了。”
聽到了淡馬錫這么熟悉的名字,朱由檢便追問了幾句,果然這個叫做淡馬錫的小島,便是后世的新加坡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