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說完之后,坐在上首的一位60多歲的白發老人,在鞋底輕輕磕了磕旱煙鍋,才卷著煙袋放在了左手邊的方桌上說道:“大家都議一議吧,既然天子劃下了道道,我們總要拿出一個章程來,不要讓人小看了去。”
坐在老人左手第一位的大昌號東家,頓時有些激動的說道:“這接受紙幣一事倒也好說,那些徽商既然敢開這銀行,想來也不會做這一錘子買賣。
倒是這30年后償還的350萬兩鐵路公債,風險是不是太大了些?這鐵路要是不盈利怎么辦?30年的時間里,天知道會發生什么事,要是朝廷反悔耍賴不還錢了怎么辦?”
隨著大昌號東家的發,不少商號的掌柜東家都連連點頭附和著,以為這話大有道理。
坐在大昌號東家斜對面,一位紅臉的漢子卻沒好氣的說道:“陛下開出的條件,難道我們就這么一口回絕了?現在的登基的陛下到底還是個少年,要是覺得面子下不去,惱羞成怒同我們翻臉怎么辦?
其他且不說,光光是卡住我們這些山西商人出塞貿易的公司牌照數目,我們這里的大多數人今后就得喝西北風去。”
坐在末尾的一位商人不由有些懵懂的說道:“我們就照著以前的方式行事,難道還會有什么變化嗎?這數千里邊墻,難道還找不出一個出關的口子?”
紅臉的漢子頓時回轉頭對他說道:“現在出塞貿易都是劃分了公司的,我們走私貨物出塞,你當其他繳了稅的商人會不去舉報嗎?那些邊軍就算貪財,也不會同自己的腦袋過不去。”
提出問題的商人頓時明白了過來,他也開始有些擔憂起自己商號的前景來了。
看著大廳內眾人都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坐在上首的三德堂主人白發老人常萬春,終于發話說道:“船到橋頭自然直,車到山前必有路。這天塌不下來,我們山西人走南闖北這么多年,什么樣的難處沒有遇到過,既然以前能過去,那么現在一樣能過去。”
“常老爺子,三德堂可是我們晉地的老字號了,您走過的路比我們吃過的鹽還多,這次還是您老給拿個主意,我們都愿意聽您的吩咐。”堂下的商人紛紛出聲說道。
常萬春伸出了雙手虛虛按了按,讓大家安靜下來之后,才開口繼續說道:“既然大家伙兒開了口,老夫也說上兩句。
俗語說的好,飯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現在天子交代的是兩件事,我們還是一件件的來解決。
第一件是陛下要求我們接受紙幣付款,替大同邊軍籌集物資,對于這一條,大家伙有沒有不同意見?”
拒絕接受紙幣,不過是晉商們不想讓徽商的手伸進大同邊境貿易而已,雖然他們厭惡徽商這個群體,但是卻不會懷疑徽商的支付能力。
既然皇帝親自開了口,這些晉商們也就知道,他們對于紙幣的抵制只能到此為止了。
因為今年馬市未開,不少資金被壓在貨物上無法周轉的商號,其實倒是頗為愿意接受紙幣的。
只不過商會有商會的規矩,既然商會公議不接受紙幣,這些商號也就不得不遵守了公議。
看著在座的眾人都同意了第一件事之后,常萬春停頓了下,并沒有直接說第二件事,而是對著趙思恭、李思孝詢問道:“你們剛剛說,這350萬兩的公債,是以銀行的形式進行承銷。
那么也就是說,陛下給了我們一個成立銀行的資格。這次你們去京城,可有打聽出來,這銀行究竟是個什么玩意了嗎?”
這些山西商人雖然在大同聽到了一些關于銀行的消息,但是對于銀行的概念依舊模糊不清。
趙思恭立刻上前對著眾人講述了一遍,他從京城打聽來的關于銀行的信息,李思孝則是從旁補充了一些。
常萬春聽完后,思考了一會才說道:“那么我們成立的這個銀行,也有資格發行紙幣嗎?”
趙思恭馬上回答道:“陛下的意思是,**銀行擁有的權力,我們都可以擁有,**銀行要遵守的規則,我們同樣要遵守。”
常萬春再次沉默了許久,才說道:“如果我們開辦的這個銀行也有發行紙幣的權力,那么就算這350萬兩沉淀在公債里,也并不是不可接受的事。
這其實和我們把銀子藏在地窖里有什么區別,最起碼公債一年也有20多萬兩的利息,再加上發行紙幣的錢息,30年里光是利息就已經賺回本錢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