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老臣聽說,東南之地的民風現在依然奢靡無比,士子不以研讀圣人經書為意,反倒是以狎妓風流聞名。
嘗有所謂東南名士,在虎丘集會,以一人兩妓,好酒兩瓶,羊一只,果品若干,召集近千人與會,歡宴終日。僅僅一日之間,就已經耗費萬金。
此等士人,上不能為君分憂,下不能憐憫百姓,國家艱難之時,依然享受著朝廷的優待,一味風流快活。臣實在不知道,這樣無德無行之人,就算中舉做了官,又如何能為陛下安民理政?”
黃立極對江南士子的評價,頓時引起了錢謙益等江南官員的反駁辯護。連一向支持他的施鳯來和張瑞圖也沉默了下去,因為他們兩人同樣是南方人。
河北、山東、陜西出身的官員,這次倒是齊心協力的站在了黃立極這邊,但是和人數眾多的江南出身的官員相比,他們的聲音看起來還是弱小了些。
朱由檢示意王承恩讓眾人安靜下來之后,才對著黃立極問道:“那么按照黃先生的意思,朝廷應當如何扭轉,江南士子們的奢靡風氣呢?”
黃立極絲毫不在意,對著他虎視眈眈的錢謙益等人,胸有成竹的說道:“老臣以為,應當派遣督學御史尋訪江南數省,若是發現混跡青樓的士子,應當即時革去學籍。
整頓各地官學的風氣,淘汰魚目混珠之輩,獎掖才學出眾,又能安貧樂學的士子。各省的學官、各縣的教諭,也應當進行考核評價,斥退昏庸無能之輩。
此外,要嚴格遵守太祖皇帝制定下來的各種禮制,禁止四民混淆穿著的規格,并對逾越自己身份,擅自穿戴絲綢等貴重衣服的商人給予嚴懲…”
對于黃立極這種想要復活簡樸生活的太祖禮制主張,大多數官員都不以為然。畢竟到了這時候,想要讓江南的百姓按照開國時代的生活習俗過日子,完全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
因為江南百姓已經習慣于,現在這種安逸富貴的太平日子,想要用嚴刑酷法去治理他們,恐怕很快就變得天下大亂了。
作為大明的財賦之地,加上掌握著漕運,江南的官員并不認為,皇帝能夠真的聽從黃立極的主張,在江南弄些事情出來。
聽完了黃立極的主張,崇禎猶豫了許久,才猶豫的說道:“黃先生的道理還是正確的,在這國家艱難時刻,大家要同心協力,才能共度難關。
如果西北的百姓連飯都吃不上了,江南的勢家豪族還整天醉生夢死的,就算是朕也很難坐視下去了。
諸位不要忘了,當世道出現: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時候,天街踏盡公卿骨,的日子也就快到了。”
崇禎的告誡,頓時讓蠢蠢欲動,想要反駁首輔的官員們安靜了下來。晚唐時的農民造反運動,可不是改朝換代。
改朝換代,不過是皇帝的寶座上換個人就坐,他們這些官員們只要識時務,依然還能服朱佩紫。
但是若是起來黃巢這樣的盜匪,不要說自己的官位,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家人都是一個問題。
朱由檢嚴厲的警告了一句之后,語氣又再度緩和了下來,“不過今時畢竟不同于往日,國初之時物資匱乏,只要能夠讓百姓吃飽飯,服飾上有些規定,百姓也不會很反對。
但是現在,江南地方承平日久,百姓也習慣了現在這種舒適的生活,陡然之間再讓他們去過清規戒律的生活,想來怨氣也不少。
朕以為,想要讓百姓戒除奢靡之風,重返簡樸生活。不能下一道強制性的命令就算了,一方面我們要在輿論上進行引導,批判奢靡腐化的生活習慣,豎立一個崇尚節儉的健**活觀念;
另一方面,必要的政策手段也是需要的,但是不要過于強硬和一刀切了。比如內閣可以針對一些,對普通百姓生活影響不大的奢侈物品征收重稅,以經濟手段迫使這些勢家豪族收斂自己的行為。
當然,黃先生對于淘汰士子、學官中昏庸、無能之輩的主張,朕還是支持的,一個沉迷于青樓的士子,除了帶壞官場的風氣,朕看不出對大明有什么幫助。”
當皇帝和首輔站到了一起時,殿內的其他官員們,頓時失去了同黃立極辯白江南士風問題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