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調走了流民軍中最有號召力的那些中高層領袖,又把被招撫的流民軍編制為邊墾團,遣離了陜西地方,同災民聚集的地區進行了隔離。
雖然朝廷做出的應對同他設想的不同,但卻也算是極大的減緩了陜西再次變亂的隱患。不過最讓這位山西巡撫感到驚訝的,還是剛剛建成的這一小段鐵路之后獲得的回報。
對于修筑一條鐵路來說,雖然山西的地形對修筑鐵路不是很有利,但對于是修筑鐵路所需要的各種原材料來說,卻是一個極為容易獲取的地方。
比如同鐵路沿線平行的中條山脈,就蘊藏著豐富的煤、鐵、森林和碎石。當然中條山價值最大的礦藏,還是從春秋時就已經開始開采的銅礦。只不過以往開采外運不便,因此一直擴大不了規模。
而這條鐵路完成之后,除了中條山的礦產可以獲得開發,最重要的是鐵路所經過的河東鹽池,能夠更為方便的向外運輸食鹽了。
這136公里的鐵路從一開始便修建了復線,按照每15里一個飲水站,每60里一個換馬站,設置了3個換馬站,8個飲水站。一次運輸120噸貨物,或是240人,不過2天的行程。
以現在每日發車四趟的頻率,試運行一個多月以來,這條鐵路已經往來運輸了近2萬7千噸貨物,7千7百多名旅客。
而在鐵路沒有修建之前,從風陵渡到聞喜以牛車運貨,需要7天時間,每個商隊攜帶的貨物很少超過30噸。
這段鐵路修建完成不到一個月,便以快捷的速度和低廉的運價,淘汰了從風陵渡到聞喜縣的傳統運輸腳力。
從風陵渡到聞喜之間的往來出行,也變得安全可靠了起來。在這個時代,即便是號稱太平盛世的年份,也免不了有山賊路匪的存在。北方的山匪馬賊,南方的水匪海盜,都威脅著出門在外行人的安全。
對于山西這樣山脈縱橫的地方,加上陜西災民的擴散,要是沒有山賊路匪的存在,那才叫不可思議。
不過鐵路的出現,使得出門辦事的閑散行人,現在可以成群上路,從客觀上減少了單個行人被盜賊劫掠的可能性。而維護鐵路安全建立的護路隊,不但保障了車站附近的地方治安,還可以沿著鐵路線快速運動,打擊鐵路沿線的山賊路匪。
原本洪承疇還在擔憂,這條鐵路修建完成后,應當怎么安置這些筑路的青壯。但是這一小段鐵路的完成,已經迅速刺激了本地的商賈士紳。
雖然京城修筑鐵路獲得了極大利益的傳聞,屢屢在這些本地士紳商賈耳邊響起,但是大家一直保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就算是山西銀行擴股,也是這些商賈豪族看中了黃金法案頒發后,黃金上漲帶來的豐厚利益。
但是當這一小段鐵路帶來的利益擺放到山西商賈士紳面前之后,他們現在想要的,便是盡快打通聞喜到大同的鐵路線路。
由長江入漢水,從襄陽到洛陽,從洛陽到三門峽,從三門峽到風陵渡,再轉而穿過山西腹地抵達大同,這便是南方茶、瓷、絲綢等貨物的北上之路。這條路上最為艱難的行程,還是從洛陽到大同這一段陸路。
不過現在,有了這條同蒲鐵路之后,不但能極大的增加運輸貨物的能力,也減少了貨物的運輸成本和損耗。更不必提,有些人已經把目光瞄向了從大同到豐鎮,甚至是蒙古草原的深處。
隨著這種新式的陸地運輸方式的出現,不管是大明貨物向草原的輸出,還是草原的特產販運回內地,都將會引起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比起洪承疇對本地糧商的打壓,他在鐵路督辦業務上的積極態度,反而贏得了更多的山西豪商士紳的支持。他們一邊希望能夠盡快的完成計劃中的山西鐵路建設,又貪婪的想要把和同蒲鐵路相連的外省鐵路修筑權也奪取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