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蘇長清王承恩 > 第223章 清理積欠

      第223章 清理積欠

      郭允厚立刻說道:“長蘆鹽場發賣是發賣,鹽引問題是鹽引問題。兩件事豈能混為一談。要是要處理完鹽引再發賣長蘆鹽場,臣看那些順義災民大約都要變成白骨了,臣反對這個提議。”

      雖然朝中官員和長蘆鹽場的鹽商有關系不多,但是和兩淮鹽場的鹽商有聯系的官員卻有不少。

      對于長蘆鹽場發賣之后,鹽商手中存余的鹽引處理,頓時引起了這些官員的關注。

      在大明除了一些特殊的事例之外,大多數官員做事一般都是循舊例。也就是說今日對長蘆鹽場鹽引的處置方式,日后也許就會用到其他鹽場鹽商手中的鹽引上面。

      因此,對于戶部尚書的這種強詞狡辯,大多數官員認為是不恰當的。

      聽了許久之后,朱由檢終于說道:“朕已經聽明白了,不過朕同意郭尚書的意見,發賣鹽場和處理鹽引還是分開處置為好。

      外面的長蘆鹽場鹽引究竟有多少,總要先計算清楚之后才能決定處置方式不是嗎?

      而且這些鹽商手中鹽引究竟有多少是購買的,還是用其他方式獲得的,朕認為也要好好的甄別一下。

      每年朝廷發行200萬鹽引,每引6兩6錢4厘,該得銀1328萬兩,但是每年鹽引收入能超過300萬兩的嗎?”

      朱由檢的問話,讓那些反對分開處置鹽引的官員們頓時沉默下去了,鹽引制度的敗壞并不是從今日開始的。從開中法被破壞后,歷任皇帝對勛貴、親王、太監的鹽引賞賜,使得鹽引濫發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到了今日,勛貴豪族已經牢牢把持了鹽引發放,和各鹽場余鹽支取的權力。每年上千萬的鹽稅都流入到了這些勛貴豪門的口袋。

      相比起規模不大的長蘆鹽場,鹽引不過是積存了3年沒有支取。鹽質更好,規模更大的兩淮鹽場,十余年前尚未支取的鹽引都尚存在。

      有了皇帝的支持,郭允厚趁機說道:“臣一定遵照陛下的旨意,好好登記甄別這些鹽商手中的鹽引。”

      朱由檢點了點頭說道:“也不能無限制的甄別下去,這樣吧,就以明年3月1日為限制,3月1日后尚未在戶部登記的長蘆鹽場的鹽引就此作廢,朝廷不再認可。”

      崇禎和郭允厚一唱一和之間,就把長蘆鹽場給易手了。崇禎雖然不認可先處理鹽引,但是同意統計清楚之后統一處理的方式,也給了這些官員一個交代,因此這長蘆鹽場發賣的事情就此通過了。

      但是接下來對于戶部出售長蘆鹽場獲得的60萬兩銀子,各部官員都紛紛打起了主意來。

      臨近年末,各部手頭都非常吃緊,要是能從戶部這里分一杯羹,那么這個年就好過多了。

      和對付那些反對發賣長蘆鹽場官員時的游刃有余不同,現在的郭允厚在同僚的夾擊下就顯得左支右拙了。

      無奈之下,郭允厚不得不求助于崇禎主持公道,“陛下,時近年末,戶部有這一筆銀子,實在是用來做不時之需的。現在錢還沒到手,各部就要把這錢瓜分殆盡。若是再出個什么意外,臣可找不出第二個長蘆鹽場可賣了。”

      工部尚書吳淳夫頓時叫苦道:“這修建山陵,及京城附近的河道,那個不是緊迫之事。京城到通州之間的河道已經快10年沒有修繕過了,河道淤積嚴重,若是再不修繕,恐怕今后通州到京城之間就只能仰仗陸運了。”

      隨著一個個官員的抱怨,讓崇禎都覺得,他們口中的事情都眼前急迫的不能再急迫的事了,不做恐怕馬上就要動搖朝廷的統治了,也不知道之前朝廷沒錢的時候,他們是怎么忍下來的。

      朱由檢先是皺著眉頭聽著,不過很快就不耐煩的打斷朝臣們的爭議說道:“事情的重要緊急程度,一是事關百姓的生存問題;二是事關邊境之安危。

      在朕看來,現在最要緊的事是:首先是軍隊欠餉問題,除了遼東駐軍外,薊門駐軍、皮島駐軍、陜西三邊駐軍等,沒有一只邊軍不欠軍餉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