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宏鵬和曲蕾帶著幾十人團隊來學習的第一天,宋阮玉出攤了。
這兩口子的配合那叫一個默契,天衣無縫。
林峰主攻阮清的針織業務,正在裝修門市,籌備招人,采購機器;而宋阮玉也沒閑著,不知道從哪買的板車,在大集邊上賣“正宗麻辣湯”。
沒錯,是“湯”,而不是“燙”。
這對于已經接觸麻辣燙好幾個月的遼市人民來說,無疑是個新鮮事兒。
不少好信兒的人都去問宋阮玉,“人家正宗麻辣燙賣的叫麻辣燙,你這兒為什么叫麻辣湯?”
宋阮玉胡謅道:“本來在四川就有這兩種東西,一種叫麻辣燙,另一種叫麻辣湯,她賣她的,我賣我的,你沒嘗過的話要不要買一份嘗一嘗?一毛錢一碗。”
宋阮玉的生意,勝在便宜,人都是有好奇心的,而滿足好奇心的成本又非常低,自然有不少人愿意嘗試。
阮清和黃海大哥正在屋里給外地來的加盟商培訓呢,這些人難免要里外對比一下。
被點到名,舉手的加盟商問:“阮老師,真的有麻辣湯么?”
問完之后所有人哄堂大笑。
明擺著外面那個就是無理取鬧,說不定阮老板已經不高興了,正想著怎么把外面的弄走,而這個傻子的提問,不是故意揭人傷疤,讓人難看的嗎?
雖然外面擺攤的麻辣湯和正宗麻辣燙對沖,但這些人也并沒有對阮清失去希望,因為他們都是王宏鵬介紹過來的。
王宏鵬大哥多有實力就不用說了,王宏鵬大哥看好的項目,那一定是賺錢的好項目。
就算外面有點小插曲,他們也沒有懷疑阮清的實力。
不僅眾人覺得在這個問題上阮清會打哈哈過去,曲蕾夫婦也是這么認為的。
不想,阮清卻詳細解釋了。
“有沒有麻辣湯,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她開在正宗麻辣燙,還是爆火了一段時間的麻辣燙,是你們大家愿意來學習的麻辣燙的對面。
因為前面一系列前提,導致她叫‘麻辣湯’,大家明知道它是假的,它也會有市場!”
阮清在板子上寫上了兩個大字,“營銷”!
對于這個時代,營銷的概念未免有點太超前了。
王宏鵬適時拿出小本子,準備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