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小子。”抬手拍了把少年頭頂的皇帝,拉著他朝自己的帝攆走去,這是要拉少年與之同乘呢!
如此尊榮,無人有異議,大家都知道,這位功冠全軍的昔日小公爺,值得!
而且,沒看到人家就是帶了個人回來,給了個口供,忠勇伯府就要涼了嗎?這下馬威整的,也沒甚不長眼的人敢再惹他。
盡管國公府會有現在的處境,似乎沒忠勇伯府什么事,但只要是深諳兩府及中宮關系的人就都明白——忠勇伯府在國公府一案里,肯定不干凈!
尤其是人家小公爺剛還說過,他大哥的案子,是韃靼太狡猾,與朝中之人勾結招致,還把韃靼軍師扣來了,這個朝中人會是誰?懂的都懂。
「京城這天,要反轉了。」
心思清明的老狐貍們,都朝還陰著,但卻有縷縷清光,正在擠出云縫的天穹,看了又看呢。
也是奇了,蕭回剛回,就有雪霽天晴的征兆,仿佛那少年灼灼如烈陽的笑容,把天都看化了。
尤其是儀仗及至東城門時,天竟徹底放晴!張正看得直感慨,“蕭世子不愧為我大明武曲星,他一回來,掩了京城將近一月的天,竟晴了。”
“魑魅魍魎,不敢見光,自然就散了。”新任戶部尚書王清之,意味頗深的附和道。
張正心中大致有數,“是啊。”
他也從不相信,蕭圃私通外敵。
但蕭圃一案,由東廠承辦,直稟陛下,他都沒法過問。
不過定蕭圃罪責的證據,他倒是看過,確實無虞,斬首都算輕的,該當凌遲處死。
只不知這些罪證,東廠可有參與羅織,中宮又是否參與其中?
東廠便罷了,若是中宮,只怕朝綱不穩,太子這邊……
張正越想越擔心,又有些無奈,只能盼著陛下心里有數。
與此同時——
萬人空巷的京城,已經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來了!”
百官出行,皇族全出的陣仗,怎么能瞞過京城的百姓?
他們早就打探到,朝廷這么大的動靜,是為迎接大明的戰神:蕭世子回朝!
是以帝攆的簾子一打開,蕭回剛露臉,認得他的人就激動了,“小公爺!真是小公爺!”
昔日那個打馬街頭,鮮衣蓬勃的少年郎,是許多京城百姓眼里的一道風景,亦是各風流場所的常客,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所以當人們知道,歹掉的國公府里那個小公爺,居然殺入韃靼王庭,于狼居胥山腳下,斬了賊首時,他們震驚了!他們激動了!他們紛紛吶喊出昔日對他的尊稱。
哪怕國公府已被查封,哪怕按理來說,已無什么小公爺!世子是世子,那是陛下開恩保留的尊榮,可世子卻再無機會繼任為國公,所以——他已不再是小公爺!
但無論是誰,都默契的忘了這茬,只因為當他們看到那個依然熱烈的少年時,他們便下意識覺得,唯有此稱,配得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