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千八百人就行。”
“如果每間學堂多坐些人,擴招到兩千五百人也行。”
朱棣皺了皺眉,“從軍區里抽調出兩千五百人進軍校,各軍區統領,肯定跟咱哭訴,就先選拔一千五百名。”
“是,皇上!”
徐輝祖和李景隆連忙點頭。
朱棣想了想,“你們先去看一看軍校全貌,三日后給咱一份軍校的規章制度,以及如何教學構思。”
聽此,徐輝祖和李景隆暗自叫苦,也只能拱手行禮。
“微臣遵旨!”
朱棣點了點頭,然后往前走。
宋隱快步跟上,一邊走一邊介紹。
朱高熾和徐輝祖他們,好奇地邊走邊聽。
聽了片刻,更加滿意。
教學大樓、宿舍、藏書閣、軍械庫、校場,每一樣都不輸于國子監。
甚至比國子監功能更加齊全和規范。
宋隱在建造建筑物方面,才華同樣橫溢。
看了一圈后,徐輝祖和李景隆兩人心里都有了新的想法。
回去后,他們立刻行動起來。
現在,大明朝國公,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就剩下徐輝祖和李景隆兩人。
他們兩人都沒有被朱棣毒打過。
而且他們,在軍中威信極高。
同時,他們跟宋隱關系又非常密切,把軍校交給他們相當合適。
宋隱回府后沒有過度關注軍校的事情。
而將重心放到銅鼓嶺一眾作坊內。
即便朝堂上,因為軍校吵得石破天驚,文官武將大動干戈,都跟宋隱沒有關系。
這就是沒有實質官職的好處。
除此之外,宋隱還關注了一下農場試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