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還跟朱高熾兩人,暢聊郵局未來發展業務。
反正宋隱對這些事情最是在行,而且不觸及朱棣底線。
朝堂上,文武官員吵了將近一個月,也漸入尾聲。
其實,軍校公布以后,文官也知道軍校已經板上釘釘。
加上建軍校也沒有花朝廷一文錢。
皇上鐵了心要建軍校,誰攔得住?
看到武將激動興奮的神色,文臣就知道。
可是,他們氣啊!
皇上竟然瞞了他們那么久,直到軍校建成,才告訴他們。
他們如此無法拿捏皇上,所有文臣都心生恐懼。
事實上,朱棣早就對文臣不滿,正好借這個機會狠狠教訓了他們一下。
武將雖然吵不過文官,但也會耍賴,最后把文官氣得七竅生煙。
說什么文官,如果有本事,耍嘴皮子沒用,有膽就去討伐韃靼和瓦剌好了!
又嘲諷文官,有能力就像宋大人那樣,給大明朝研發出更多有用的神物,讓一眾文官啞口無。
最后,話題偏得不知跑到何處,直到邊關送來緊急軍報。
“韃靼草原已經出現蝗蟲,不出一月,就會有蝗災肆虐。”
“又有蝗災?”
“皇上,這事有違天道啊!”
“是啊,皇上,蝗災宛如天災,太過歹毒。”
“我泱泱大明是禮儀之邦,韃靼雖說野蠻,但也教訓過他們,他們也送來乞降書。”
“大明應當接受,并向先帝那樣,把韃靼安置到大明領地,徐徐教化。”
聞,李景隆滿臉譏諷,“蘇御史說得沒錯,皇上,我大明應該同意韃靼人乞降。”
“不過我等武將不擅長乞降一事。”
“微臣懇請皇上同意蘇御史等人前往韃靼部落,接收韃靼人。
“并教導韃靼人大明禮儀,引導韃靼人遷入大明。”
此話一出,蘇御史等人臉色大變,在場所有武將都滿臉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