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臉上看不出絲毫剛剛經歷過對峙的痕跡,只有那雙過于沉靜的眼眸,泄露了心底尚未平息的波瀾。
身旁一位來自京大的老教授跟她點頭致意:“恩儀,來了。剛才還跟老李說起你,說你這次的項目又給咱們國家爭光了。”
陸恩儀勉強牽起唇角,回應了一個得體的微笑:“王教授您過獎了,只是做了分內之事。”
她坐回自己的位置,會場內的燈光緩緩暗下,只有主席臺和巨大的投影屏幕被照得雪亮。
聚光燈下,主持人的開場白字正腔圓,但陸恩儀一個字也沒聽進去。
她知道林晚有野心,從一開始就知道。
她也從未想過要用自己的光環去壓制任何人,甚至在很多場合,她都會主動將功勞分給團隊,尤其是林晚。
她以為,那是良性的激勵,是師長的提攜。
卻原來,在她看不到的地方,這份提攜早已被解讀成了施舍,也變成了林晚難以忍受的陰影。
幾個前沿領域的專家分享過后,終于,主持人用一期待的語氣說道:“接下來,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來自安氏集團材料研究所的項目主研林晚女士分享!”
全場響起禮貌的掌聲。
隨即主持人介紹了林晚分享的主題
陸恩儀的身體在聽到那個課題名稱的瞬間,驀地一僵。
那是她幾年前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成果。
此刻,她將這個課題拿出來重新解讀,其用意昭然若揭。
在眾人的注視下,林晚從容地走上講臺。
她臉上帶著自信的微笑,與當年那個跟在陸恩儀身后,還有些青澀拘謹的助理判若兩人。
“各位專家,各位同仁,下午好。”她對著麥克風開口,聲音穩定,“今天我所要分享的課題,是基于陸恩儀教授早年提出的……”
她果然一開始就提到了陸恩儀,姿態謙遜,口吻尊敬,仿佛真的是在做一個單純的學術延伸報告。
然而,話鋒很快一轉。
“……陸教授當年的研究,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其理論的前瞻性毋庸置疑。但在我們安氏研究所近期的反復實驗與數據模擬中,我們意外地發現問題……”
大屏幕上,隨之出現了一組組詳盡的數據對比圖,以及一段模擬實驗的動態視頻。
整個會場,瞬間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寂靜。
緊接著,竊竊私語聲如潮水般從四面八方涌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投向了后排的陸恩儀。
在學術界,提出質疑是常態,但以這種方式,在一個公開的高級別論壇上,用如此詳實的數據修正一位權威前輩的成果,這幾乎等同于當眾宣布:你當年的研究,存在致命的缺陷。
這已經不是探討,而是挑戰。
“這個林晚……”陸恩儀身旁的王教授眉頭緊鎖,壓低聲音,語氣里滿是憤慨,“她當初不是你的助理嗎?拿著你的東西,反過來踩你一腳?這是典型的學術背刺啊!你們有過節嗎?”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