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前,那個男人難得正經的擔憂和兒子紅著眼圈的叮囑,輕輕拂過她的心尖。
她迅速將這絲紛亂的思緒壓下,將全部注意力重新投向窗外。
作為這次項目的總負責人,她沒有沉溺于個人情感的余地。
又顛簸了近一個小時,當車子拐過一個陡峭的山坳,一片錯落有致的村落終于出現在眾人眼前。
這便是紅水村。
它像一個被時光遺忘的角落,安靜地蜷縮在群山的懷抱里。
四周是密不透風的綠色植被,幾十戶灰瓦土墻的房屋依山而建,裊裊的炊煙從屋頂升起,在黃昏的光暈里顯得寧靜而悠遠。
通往村里的主路,就是她們車輪下這條勉強被稱之為路的泥地。
可以想見,這里的交通是何等不便。
信息的閉塞與經濟的貧困,幾乎是板上釘釘的現實。
車子剛在村口一塊相對平坦的空地上停穩,一群人便從村子里迎了出來。
為首的是一位皮膚黝黑的老人,身后跟著十幾個青壯年男人,還有許多好奇張望的婦女和孩子。
“是京城來的專家們到了吧?”老人走上前來,用夾雜著濃重方的普通話問道。
團隊里負責前期接洽的同事立刻上前一步,熱情地握住老人的手:“是的,老村長。這位就是我們研究所的陸恩儀教授,這次項目的總負責人。”
“哎呀!陸教授,可把你們給盼來了!”老村長一聽,激動地轉而握住陸恩儀的手,那雙布滿老繭的手,粗糙卻異常溫暖有力,“歡迎!歡迎你們來!”
村民們淳樸的臉上綻放出最真摯的笑容,孩子們躲在大人身后,用一雙雙清澈明亮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這些從山外來的貴客。
陸恩儀能看到,她們腳下這條泥路有新翻過的痕跡,一些特別坑洼的地方還填上了碎石,顯然是村民們為了迎接她們,特意修整過的。
這份純粹的熱情,讓陸恩儀一行人長途跋涉的疲憊仿佛都消散了不少。
“老村長,您太客氣了。給你們添麻煩了。”陸恩儀微笑著回應。
“不麻煩!一點都不麻煩!”老村長連連擺手,“你們是來幫我們紅水村的大恩人!快,都累了吧?先到屋里歇歇腳,飯菜都給你們備好了!”
村民們不由分說地從她們手中接過行李和設備箱,簇擁著她們往村里走。
陸恩儀他們被安排到了村長家。
這是全村唯一一棟用青磚修建的房子,雖然依舊簡樸,但打掃得一塵不染,看得出是村里最好的屋子了。
院子里,兩張大方桌拼在一起,上面已經擺滿了熱氣騰騰的菜肴。
大塊的燉羊肉,整只的烤土豬,還有各種叫不上名字的、帶著山野氣息的蔬菜。
為了迎接她們,村民們幾乎是傾其所有,拿出了過年才有的規格。
這過于隆重的款待,反而讓陸恩儀和團隊成員們感到不好意思。
“陸教授,快坐,嘗嘗我們自家養的豬,自己種的菜。”老村長熱情地招呼著。
陸恩儀沒有推辭
此刻接受他們的好意,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
席間,老村長端著一杯土釀的米酒,感慨道:“我們這兒,山好水好,就是被這大山給困住了。”
“娃娃們想給外面打工的爹媽打個電話都難,信號時有時無的。之前回來過幾批人了,都說難,弄不好。我們聽說您是這方面最厲害的專家,我們全村人,可都指望著您吶!”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