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此時的神情與話語極其自然,尤其是對眼前展開的那份東西絲毫沒有再想多想一眼的興趣,饒是蕭王妃眼光銳利,也還是看不透她的純真與隨性,也就排除了眼前的這位王文姬會是徐三掩藏身份的同謀判斷。
“妹妹眼下可是與之前遼陽府剛認識的時候大不一樣了啊!”
“可不嘛!”李清照盈盈一笑,“我們高麗女子也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當年我在開京開商行管生意,都是迫于無奈,既是硬著頭皮,又是咬緊了牙關強撐。所幸在遼陽得了姊姊的關照,有了機會結識了主君。我本女子,得夫若此,夫復何求啊!”
蕭王妃一聽,瞬間竟然也有了深深的共鳴,進而感慨道:“儒家有云:女子無才便是德。我倒是真羨慕妹妹今日的心態。”
李清照此時卻是順勢站起身行禮道:“今日也是叨擾了姊姊多時,方才也聽說一起去天津寨的馬司使回來,妹妹想著,主君也應在回來的路上了,便就想著回家去作些準備。”
蕭王妃哈哈一笑,真誠地打趣道:“聽得出文姬妹妹心里的歡喜,真是想著郎君甚緊啊!”
李清照低頭紅了紅臉,再次告罪后,蕭王妃親自將她送出側門并上了馬車。
直到馬車行遠,蕭菩賢女轉身回到后院,耶律淳卻已經親自等在了那里。
“如何?這高麗公主可否知道些什么?”
“不僅什么也沒問出來,而且也沒想到,這堂堂一國長公主,嫁了人后,便就成了一個癡情小女子。”
耶律淳可不關心這些細節,他還是著急對那份協議的最終判斷:“愛妃,以你之見,這份東西,孤是不是可以答應他馬儼叔呢?”
“南京道外強中干,現在稅收不足,什么事都做不了。而這份協議居然提出是修驛道,實在是高明至極!光是沖著這謀劃,也是不值得放過如此大好機會啊!而且再者來說,都說這四海銀行就是那宋國秦剛的產業,我們要查徐三的底,不如就放這四海銀行進來如何?”蕭菩賢女一直都是耶律淳的貼身軍師,凡是經過她仔細分析判斷后的結果,耶律淳都會無條件地接受,現在同樣如此。
不過蕭菩賢女的優點還在于永遠會照顧到王爺的面子,并把最終的決定權交給耶律淳:“王爺派馬司使去天津寨是公開說過的事,這次他回來,不如明天召集核心官員一起聽聽,集思眾議總是沒有錯。早就聽說南京留守府的這些官員尸位素食,要是他們反對,王爺正好趁這個機會敲打敲打!”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耶律淳一聽這話,心里便就有了數:“孤也知道,析津府這里的為官風氣不佳,也是之前老王爺太縱容他們。愛妃的意見甚得孤心,的確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果然,次日上午,耶律淳召集留守府主要官員前來議事,先是聽馬人望再次提及全道賦稅下降與官府開支緊缺的難題,大家都默不作聲。
于是馬人道便趁勢提出了從天津寨那里議出來的借款修路的想法,一下子便涌出了各種反對之聲。
有人說,留守府借款一事實在荒唐,不符國法、不合舊例;
有人說,既能借款,還是應該給大家增發俸祿薪資最好,修驛道實在看不出有什么價值;
更有人說,就不應該去借款,天津寨的商稅征收權只要能要回留守府,就全解決了。
雖然也有少數一兩人支持,但更多的都是反對。
馬人望忍不住便站出來,與他們爭辯得臉紅脖子粗。
南京道的官員,極具大宋官場風范,雖然一個個地都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對別人進行挑刺評論卻都是頭頭是道。更有口齒伶俐之徒,只逞語之功,甚至接近于胡攪蠻纏,馬司使直氣得是頻頻跺腳發怒。
耶律淳雖然大多數時間都坐著不表態,心里卻極清楚,反對馬人望的官員,說的全是嘴皮子上功夫,心底里根本就沒把南京道的利益當回事。難怪自己的父親在這里就做個甩手掌柜。
耶律淳咳嗽了幾聲,又用手輕輕地拍了拍桌案。畢竟王爺的威嚴在,眾人迅速止聲并望向了他。
“孤來這南京,為的是安民生、固邊防、強國力、富百姓。諸位就必須明白,一是軍防不能松,二是商貿不能弱。”耶律淳先兩句話定了基調,聽得馬人望心里有了底,“所以,南京道各個州縣的驛道這么差,為什么不修?想修就得拿出錢,此事便沒什么值得爭論,孤同意三司意見,簽署借款協議,立即啟動修建驛道工程!”
“王爺圣明!”馬人望立即拜謝,原來的少數支持他的以及觀望的官員,此時也都站出來一并稱頌,
秦剛回到析津府時,耶律淳已經拍板簽署了協議,并安排馬人望親自帶人前往最先啟動修路工程的州縣盯好。
同時,耶律淳則與王妃一起,鄭重地再次邀請秦剛夫婦赴宴。
當然這場宴會也少不了析津府的眾多官員、將領陪同,表現出的,是留守府與統軍司之間親密無間的合作態勢。
眾人都聽說過徐統軍酒量有限,廣為人知的喝醉就有三次。再說這次魏國王的酒宴又專程感謝徐統軍,所以一開宴之后,大家都開始盯著豐秦剛輪番敬酒。
雖然前面會有郭嘯在盡力擋酒,但眾人也清楚,先放倒郭嘯,就相當于清除了障礙,所以目標明確,幾輪下來,郭嘯明顯有點不支。
“妾身來替主君感謝各位。”誰知道半路殺出來個李清照,一下子接住了蓄力已久的再一輪進攻,連續對干了好幾杯酒后,進攻者面色泛紅,而她卻面不改色。
耶律淳一時看得目瞪口呆,就連蕭王妃也大感驚奇:“真沒想到妹妹竟有此好酒量!”
“高麗未嫁之女不許飲酒,所以就連自己也未嘗知曉。”李清照又是一口飲完一杯酒后,面不改色地微笑道,“主君不在家時,偷嘗過幾次府里美酒,從未喝醉過,讓各位見笑!”
此時的遼人好酒,宋人好賭,恰處中間的南京道便就成了一個酒賭皆喜之地。眾人見對徐統軍拼酒不成,就由一名官員提議開個賭局助興。
秦剛聽了卻想發笑,他先轉頭與李清照對視了一眼,得到對方心領神會的反應后便道:“既然大家都有興致,不如就讓拙荊來作個東,打錢擲骰皆可,如何?”
遼人相對宋人開放,其實女眷間也常有dubo,只是dubo時一靠財力、二靠氣勢,女性往往并不占優。在聽說徐統軍dubo時還推了自己妻子在前,大家就想:酒量沒拼過她,這賭錢還比不過一個女流之輩?
于是皆轟然叫好!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