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風流大宋 > 第552章 王妃好眼力

      第552章 王妃好眼力

      秦剛調往南京時,還被蕭奉先強行加了一只拖油瓶——顧莫娘。

      本來秦剛聽說來遼陽是蕭嗣先,還想著正好可把這礙事的小嫂子托付給小叔子。沒想到,蕭奉先的信中除了透露的種種重要消息之外,還特意專門囑咐:一定要把顧莫娘帶去南京。

      表面理由很清楚:顧莫娘畢竟在明面上還是徐三的小妾,男人去南京,小妾怎能不同行?而更重要的是:他寧愿相信徐三不會去吃窩邊草,也不相信他弟弟那個花花公子的秉性!再加上對顧莫娘水性揚花個性的了解,不出事才怪呢!

      秦剛倒是苦笑一聲,看來這個顧莫娘還真成了他一路上總是丟甩不掉的牛皮糖,到哪里都得粘著。

      不過,經過這么長時間來的磨合,無論是顧莫娘,還是在她身邊的那個劉嬤嬤,大家彼此之間已經十分默契:對方的底細是什么?大家各自又都在做什么?做這些事的尺度是多少?彼此容忍的空間有多大?只要掌控有度,各不觸碰邊界,大家也就相安無事。

      之前曾經有人試探過,而秦虎與郭嘯便直接讓人在遼陽城憑空消失過兩個,然后再補了兩個普通的下人過來。于是,大家便各自安定了。

      相對于秦剛這里只需要安排一下城南上坎巷的顧莫娘幾個人,同樣要去南京的東京魏國王府則完全是另一回事,上上下下幾百號人,光是用品東西的收拾整理就得要花上好幾天。

      而作為全王府內部總管家的蕭菩賢女,此時卻丟下了所有的事情不顧,專心在后院內宅接待著貴客:長公主耶律延壽。

      相對于上次她來遼陽時的排場與氣勢,這次耶律延壽來得極其低調。

      那次她在打聽徐三在遼陽的情況時,她能聽得出王妃口中的不滿與不屑。所以,在從皇帝哥哥那里爭執無果之后,為了能夠出得了對徐三的怨恨之氣,她便重新想起了這位即將會與徐三一同前往南京的蕭王妃。

      聰慧過人的蕭菩賢女自然十分了解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更是清楚這位大遼長公主前來找她的目的與用意。

      蕭菩賢女對于徐三的身份一直就會懷疑,一開始時就想過多種方法去試探他的底細而不得;之后卻因對方投靠了蕭奉先,只能投鼠忌器。

      原因就在于,耶律淳雖然是天祚帝的堂叔,但卻一直背著一只沉重而微妙的歷史包袱:

      奸臣耶律乙辛掌權之時,害死了時為太子的耶律延禧父親,然后企圖推舉耶律淳為新皇儲,只是未曾被老皇帝認可。最后耶律乙辛叛亂被平,在耶律延禧順利繼位后,自然會對這個殺父仇人剖棺戳尸,又下詔誅殺一切乙辛余黨。

      好在耶律淳與他的父親耶律和魯斡一直保持著膽小謹慎的行事風格,而且始終以絕對擁護天祚帝的態度,獲得了天祚帝的諒解以及之后各種信任。

      耶律淳所娶的蕭菩賢女精明干練,她一心想幫夫君能夠有些作為,但其中很多都被耶律淳以“無為便是福”為由一一否定。之前蕭奉先在遼陽各種胡作非為,耶律淳卻關起大門念佛,做個不聞不問的甩手王爺,決不得罪權臣。這樣的態度之下,只能讓心存疑心的蕭王妃對徐三無奈地放過。

      當然,耶律淳的各種小心,還是印證了天祚帝對他始終未曾放過的猜忌。只是這一次,蕭菩賢女發覺,如果可以因為這件事與長公主之間建立起某個共同的立場與觀點,倒也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

      “上回從這里走得匆匆忙忙,沒與嬸嬸多說話,主要是想,長春州離遼陽府也近,隨時便可過來的。誰知剛一回捺缽營,就聽皇兄安排了叔叔嬸嬸要去留守南京,所以便想著這次趕過來送一送。”

      耶律延壽平時性子直,極少會說軟話,上次過來時,也是大擺著自己長公主的架子,并沒有刻意與蕭菩賢女論敘輩份。但是今天一開口,卻是親熱地稱呼起了嬸嬸,這倒是直讓蕭菩賢女心里犯起了嘀咕。

      “殿下哪里要這么客氣。臣妾與王爺虛長些年歲,卻終究還是朝廷的臣子。殿下乃是陛下最重視的親妹妹,但凡要是有什么需要,直接吩咐臣妾來處理就行。那是給我們夫婦倆多一次為陛下盡忠職守的機會。倘若是殿下心里的苦悶事情,臣妾也可以厚著臉皮,來盡一下宗族長輩之責,一起多聊聊、多講講。”盡管身份擺在那里,蕭菩賢女依舊極其小心地放低身段,語氣是說不出的輕柔。

      耶律延壽也是年輕,比不得蕭菩賢女的老到成熟,三五句話一講,內心的委屈便就是一下子涌了上來。而且她與皇帝從幼便沒有了父母,也沒感受到多少的母愛,此時聽到這個堂嬸的溫柔與耐心,頓時便就止不住傷心,伏在了蕭王妃的肩上大聲地哭了起來。

      見到耶律延壽失態大哭,蕭菩賢女的心里卻是篤定了幾分,好一陣勸導安慰,終于讓耶律延壽的情緒慢慢穩定下來,繼而就將她當初如何地看上徐三、如何向皇兄求來圣旨、又如何在眾人面前被拒、心里如何地郁悶憤怒等等,一直到了如今想著要給這個不知好歹之人好好教訓的想法,統統地一古腦說了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蕭菩賢女卻沒有立即回應,而是繼續細心地幫著耶律延壽緩解情緒,勸慰了好些話之后,才慢慢地開口道:“殿下可得要想好了,臣妾也是從你那個年紀過來的。要說這徐將軍,的確也是我大遼近年來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倘若他與那高麗公主之間只是一時誤入歧途,過了幾天能夠迷途知返的話……”

      “休想!”耶律延壽鳳眼一瞪,眼中戾氣頓現,“我堂堂大遼國長公主,豈是他一個漢人想拒就拒、想選就選的?我契丹皇族之女,下嫁漢人雖然也有先例,但哪個不是選出來的人中龍鳳?哪次又不是明媒正娶的正室?他徐三既然鐵了心走了這一步,就算是他回頭后悔了,那又與鰥夫何異?嬸嬸若是擔心我哪一天會后悔,我可以今天在這里起誓……”

      “哎哎哎!好好的起什么誓,臣妾相信殿下,相信就是了!”蕭菩賢女此時的心便是放下了另外的一半。

      耶律延壽也覺得蕭菩賢女甚是懂得自己,便說:“嬸嬸且莫要再叫侄女殿下了,不僅顯得生份,也把咱們的這件事搞得既正式、又別扭。皇兄先前不答應幫我,就是在說不讓咱們女人干政,可是他又怎知我在此事中所受到的羞辱與委屈呢!”

      蕭菩賢女正是在等這一句話呢,便順竿而下道:“說得也是呢,我們女人家,哪里是想管他們那些糟心的政事。我只是憐惜咱們耶律家的女子被漢人欺負了,難道就不能出出氣嗎?你且放心,至少王爺還能聽得了我幾句話。再說了,就算他聽不進,就憑你今天這幾聲嬸嬸叫的,我也一定會想些辦法來幫你作主!”

      “嬸嬸你也別空口安慰我,可有什么切實可行的好辦法?”

      “現成的辦法不敢夸口有。”蕭菩賢女并沒有直接回答,但是卻開始作起了分析,“南邊宋人有一句話叫做‘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徐三來了東京也有兩年,他之所以在陛下眼中看得很重,我和王爺也一直沒去為難他,無非就是兩點:一是他與朝中的南院樞密使蕭奉先走得甚密,二是因為遼東這里原先的漢兵太弱,宮帳兵太少,卻是極其依賴于他的文治武功,這也是能夠給了他各種立功的機會。這兩個原因不除,便不容易對付他。”

      耶律延壽沒能聽到具體的辦法有點小失望,但是王妃的這幾句分析卻是讓她眼睛亮了起來,并喜道:“嬸嬸說的這兩點確是重要之關鍵,若要治得了他,必不能讓皇帝哥哥護著他,只要他在御前失了寵,不過一個漢將,還不是隨便處置他?”

      蕭菩賢女點點頭道:“正是。蕭樞密本是國戚,按理本該會和我們更親近些,而他卻與這--&gt;&gt;個漢將走得那么近,想來想去,無外乎一為錢財、二為女色而已!延壽你久在宮中,皇后便是他的妹妹,可以想辦法弄弄清楚,到底他們之間的關系能好到什么程度?太深的話,我們自己得防備點,不深的話,倒是還可以想辦法和蕭樞密說說,這事倒需要你去想想辦法。”

      耶律延壽聽著,覺得自己這個嬸嬸分析得極有道理,她點點頭道:“皇后蕭奪里懶是他妹妹,雖然與我不算太親近,但是元妃蕭貴哥也是他妹妹,卻是與我極好。大不了我去找元妃幫我來說說。”

      “這便極好啊!”蕭菩賢女忍不住拍起了巴掌,“元妃那里便就指望延壽你多花點心思。而這第二點便就交給我和王爺了。因為我們要去的南京會和這里有很大不同。首先那里的宮帳兵基礎甚好,沒有像東京受過叛亂的影響。然后王爺也提前做了準備,有個新晉的漢人進士,投在王爺門下,這次便準備推薦他進統軍司就任,再加上南京那里的漢軍原本就有基礎,未必就會聽他徐三的話,我和王爺都會多花點功夫,未必會讓這徐三能在那邊一樣子得意!”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