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明寨經過了一夜忐忑不安的張輿,在天亮之后還在積極努力地備戰于西夏軍隊可能會來的最后瘋狂進攻時,卻十分意外地接到了對方要來進行勸降談判的消息。
換作以前,他一定是毫不猶豫地予以拒絕,而此時,考慮到在外不明消息的秦剛,他揮了揮手:“放他們的使者進寨!”
對方的使者剛走進寨門,他就欣喜地看到了其中一張熟悉的面孔,尤其是其右肩上的老媽子處白色布條十分地顯眼。
張輿不由于暗自感嘆,“秦知軍果然是好手段,手下人居然都能混進勸降隊伍中了?”
當然,來的是兩個人,另一人則明顯就是西夏人。張輿再笨也不會當著他的面就與那名喬妝的綠曲兵相認。
他先是設法找了一個理由,將兩人分了開來,一邊讓看住了那名正使,一邊則急急地與這名綠曲兵進行了接觸,這下才知道事情的真相遠遠地超出了他的想像:
秦剛不僅順利地潛入了對方軍中,甚至在控制住了貝中撒辰之后成功地勸其投降合作了!
不過,秦剛也怕事情出現不好的變化,并沒有讓人完全告訴張輿他接下來要做的更驚人的舉措,只是提出了幾個關鍵的時間點,并讓張輿在金明寨這里充分地配合。
首先,貝中撒辰寫給其族的書信,一定要安排可信任的信使迅速送出送到順寧寨。關于送信人走的時間、路線都已安排好,貝中這邊的人不會阻攔。
其次,秦剛判定,差不多就在今天稍晚些時間,趙駟在西夏境內破壞了此次大軍的后勤糧倉以及開始襲擊多處州城的消息就能傳到小梁太后的軍中,不出所料的話,他們在這種情況下,唯有立即撤軍一條路好走。
而按最初的計劃,趙駟將會發揮他們的絕對機動能力優勢,先襲擊最東面的銀州,造成他們會在東線包抄的假象,然后便會連夜回師,快速急馳突襲目前已經陷入敵手的土門寨,并在那里建立起阻擊點,想法伏擊正式回師并士氣全失的小梁太后大軍。
這個驚天計劃里的最關鍵一點就是:從小梁太后接到消息開始回師,再到土門寨之前的這段時間希望能盡量地拉長一點,以便以趙駟他們留足可以操作并準備的時間。
所以,想辦法把這老搖婆拖上一兩日的最佳地點,當然就是金明寨。
這名綠曲兵告訴張輿,秦剛已經勸說貝中撒辰答應投誠大宋,目前雙方可以借勸降之機先行停戰。待延安城下的的西夏大部隊撤軍至此,秦剛便會與貝中撒辰趁機散布“小梁太后要廢掉李乾順自立為女王”的謠,然后以“清君側、護國主”的名義起兵對打。
這個計劃的最大優勢就在于:它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讓整個西夏大軍陷入困惑與混亂之中。
因為小梁太后是漢人,她長期的執掌大權已經引起了許多西夏貴族的不滿,只是她一貫地反宋立場讓這些貴族尚還認可她。
但是當這次以舉國之兵力出擊,卻傳來后方糧倉被襲、大軍很快就要斷糧的消息,從而讓這次勞師動眾的大軍出擊變得損失慘重地無功而返之時,軍中對于小梁太后的不滿情緒就一定會迅速抬升。
而關于“李乾順已經基本長大足以親政,卻不被太后放權”的聲音也早有流傳。
所以,此時一旦有人用“她將廢王自立”的謠來做文章的話,還是會打動許多人的心思,秦剛與貝中撒辰在這個時候,其實也并不需要會有多少人來響應,而只需要絕大多數的將領在此時開始猶豫不決、按兵不動,就已經足夠了。
而再往前一步,如果還能夠趁著這一次的機會可以控制住小梁太后的話,那么急于收回自己權力的李乾順,自然會選擇與大宋和談讓步,那么,這場鄜延保衛戰便就有了一個可以圓滿結束的結局了。
即使,這個計劃在執行過程中有所失漏的話,對于秦剛而,只須能夠讓西夏大軍中在金明寨這里多拖留兩三日,那就能給揮師殺往土門寨的趙駟以充足的準備時間,接下來的伏擊成功,也會是一場意料之中的驚喜了。
這樣下來,張輿才重新正式接見了兩名前來勸降的使者,在聽取了對方的要求之后,假裝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就投降的條件等等去非常具體并詳細地詢問了很多。最后才提出,要讓他再考慮一兩日。
原本這名正使就沒指望自己的這次出行就能有成效,現在居然能夠得到“考慮一兩日”的回復結果就已超出了他的預期,自然是大喜而歸。
九月廿九,小梁太后舉兵伐宋后的第十五天。
一大早的她,接到了此次出征以來所得到了最壞的消息:
秘密設置于宥、洪、石三州的此次出征的主要糧倉居然連續遭襲,盡數被焚。同時,國境內夏、銀一線竟然聲稱出現了一支人數過萬的宋軍輕騎,正在由西向東的方向進行大肆攻擊,由于他們移動作戰,行動迅速,沿途的所有縣寨州城根本就來不及任何準備,就被他們迅速地擊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更重要的一點是,這支輕騎的作戰風格與最近幾個月在宥州一帶被襲擾的那支隊伍如出一轍,都是毫不留情地實行最徹底的“燒、殺、搶”三光政策。
當然,西夏這份情報的唯一不準確的地方在于高估了趙駟他們的兵力,不過一是他們沒有考慮到這支宋軍居然能夠一人三騎地奢侈配備,二是他們戰敗了自然要抬高對方的兵力來為自己開脫責任。
“呯!”小梁太后狠狠將此情報砸向桌案,“這貝中撒辰是吃了軟腳散了嗎?之前在順寧寨大敗,說是對方主力盡在防守,那這銀夏一線的萬余輕騎又是天上掉下來的嗎?”
嵬名阿埋等人不知究竟,撿起情況一看,俱是臉色大變,趕緊道:“三處主要糧倉被焚,我們隨軍精草僅能支撐十日不到的時間了,眼下這延安城絕非短短幾天之內就能攻下,我軍應該當機立斷,先行安排退兵事宜,這南征之事,容后再議!”
小梁太后本來就因延安城久攻不下,早就有了退軍之意,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眼下,正好可以回師金明寨,去找貝中撒辰問罪。便立即下令,留下了一些人馬,對延安城繼續保持輕度佯攻之狀,以掩護自己的主力拔寨回師,先行撤退。
延安城的四周,早就被到來的西夏軍寨圍得是密不透風。
雖然今天上午起,城里的守軍明顯感覺出,西夏兵只是稍作了一些攻城的樣子,沖鋒了幾次,但每次都是剛進入神臂弓射程之后,便迅速退了回去,既沒有給四周的城墻之上造成什么壓力,當然他們自己也基本上沒有什么損失。
但是壓力減輕總歸是好事,連日疲憊不堪的城內守軍也難得地可以松了一口氣,卻沒有人注意到在遠處西夏軍營寨里的調動動靜。
大批的西夏兵正悄悄地離開營寨,往北而去。
盡管小梁太后下令嚴格封鎖了消息,但是如此浩蕩的大軍當初耀武揚威而來,攻打十幾天后,卻拿面對的第一座堅守的城池毫無辦法,如今便明顯要大軍撤退,這便是明明白白的無功而返。
士兵們也許對于終于可以回師返家有點急切的期盼,而他們的長官,這些西夏將領在戰前可都是自從籌措了大筆的軍資財物,就是指望著這次的南下,能夠進入富饒的宋地境內,在攻下城池之后可以大肆劫掠,從而一方面為自己積累戰功,一方面也來彌補先前出兵時所耗費的財富。但是,這次的無功而返,不僅意味著他們將白白地承擔這次出征的所有成本,而且本來一直還幻想著堅持下去,終究還是能夠挽回各種損失的想法徹底地破滅。
撤退隊伍的表面,似乎一切還很正常,但是在這平靜的表面之下,卻是不斷聚集發酵中的不滿與怒氣。
貝中撒辰很早就向南面派出了斥候,一早就已經傳回了小梁太后率主力部隊動身北撤的消息。
秦剛正在給他進行最實在的分析:
“你看看,太后回師,居然都沒有提前給你這邊發來信息,你可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
貝中撒辰默然不語,他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大軍的三處主糧倉都已經全被我的人燒掉了!銀夏那一帶也都亂起來了。你們太后現在會認為導致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她自己嗎?”秦剛不會因為對方的沉默而放棄,繼續無情地揭示著事實,“或者說,對于她來說,你恰恰是承擔這一切責任的最佳對象!”
貝中撒辰只得點點頭道:“秦知軍你放心,此事關乎我整個貝中家族的存亡發展,我既然已經答應投奔大宋,勢必是要拿個見面禮過去。這太后既有捉拿我來問罪之心,那么倒是可以給她來個困獸之斗,打她個措手不及。此次行動,還需秦知軍的手下多多配合,我見識過這些人的身手,可是比我的親兵強多了。只要我們合力擒住太后,最差的結果,就是可以大亂其軍心,確保我們這次的安全;更好的效果還可以進一步打擊這支撤退之軍,起碼做到可以讓這支隊伍傷筋動骨、五六年內不敢再對南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