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風流大宋 > 第188章 邊境滲透

      第188章 邊境滲透

      李夔的兒子今年已經十四,這個年紀正好被他帶在身邊,這樣既可以隨時關注其讀書學習的情況,又可以把他帶到這里來,看看邊關的風物事宜,助其開拓眼界,經歷成長。

      這次他在家里聽說父親要去保安軍視察,便主動過來請示:“孩兒聽說大人要去保安軍一行,想一同隨行見識,望大人允諾。”

      “哦?”李夔聽了倒有點奇怪,他這個兒子一直心高氣傲,同僚中也有年紀相仿的子弟喜愛在延安府城內外縱馬巡游,多作領兵拒敵狀,卻被其私下恥笑過于做作而不愿效仿。平時也多是留在家里讀書寫文。而這次卻要主動要求與他外出,便問:“綱兒可是有何人何事,才想起要去保安看一看?”

      李夔此子名綱,表字天紀,當下也不隱瞞,便道:“孩兒聞說新來知保安軍的秦徐之是位年方二十出頭的文武全才,又得涇原路章經略舉薦與當今圣上欽點,所以甚為好奇,想去見識一下,往大人成全。”

      “原來如此。”李夔點點頭道,“秦知軍早在兩浙路時就聲名鵲起,只是那時,一是為父未曾與他結識,二是你年紀尚小。這次你既有此心,那便正好一同前去也好。”

      一行人自從進入到保安軍的地界上,就開始有了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李夔問及兒子,似乎也有同感,只是兩人都一時說不出其中的原因。

      終于在快要到達保安城之前,李夔終于明白過來了:

      保安軍境內的馬匹明顯要比其它地方多得太多了。

      來往的路上,似乎人人都能騎馬,而且就在路邊的一些田地里,居然還有人非常奢侈地用馬在拉犁耕田,當然,回想一下那時所看到的用馬拉耕田的速度相當地快,要比牛耕快多了。

      到時候倒要問問這秦剛,這保安軍哪里來的這么多馬匹?這時再聯想到西夏人的抗議,李夔的心里似乎開始有了一點答案。

      但是,李夔一行在進入保安軍衙的時候,卻發現這次撲了個空,認識他的司戶參軍在接待時告知:“秦知軍今天一早就去了順寧寨,何時回來目前還不清楚,李撫勾不妨在軍衙里等等吧。如果要去順寧的話,之間路不止一條,萬一過去的半路上他再回來錯過了,豈不折騰?”

      李夔想想也是,正好看到衙門里進進去去的,多了許多陌生且年輕的面孔,便問:“你們保安軍近來倒是很有些新風氣啊?”

      那位參軍回答道:“李撫勾看得正是,這些都是我們秦知軍的學生,跟隨知軍從淮南來到這里。倒還真是一些人才,才來了沒幾天,就幫著讓這軍衙的事務變得清爽且明晰了許多。”

      李夔便拉著那司戶參軍細細地問了些情況,聽了這位年輕的新知軍來之后的政務處理情況,許多地方不由地聽得是嘖嘖稱奇。

      “對了,來到保安后,我怎么發現這驛道上、還有這城里面,各式各樣的駿馬要多了許多,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李夔正好問起了感興趣的事。

      “這是秦知軍到了后,便實施了《保馬法》,允許保安軍的百姓可以自行買賣馬匹。”

      “保安的百姓都很有錢嗎?居然這么多人都能買得起馬匹?”李夔奇道。

      “那是秦知軍又實施了《青苗法》,讓百姓可以向軍衙貸款購買馬匹。待到秋收后,就可以用田里的收成償還貸款。”

      “什么,居然可以青苗貸來買馬匹嗎?”

      “秦知軍說了,內地的青苗貸可買牛,為何邊境地區不能買馬?況且咱這西北之地,有馬就能有活計,拉到地里可以耕田,騎到路上便可以跑生意,百姓有了馬還可以到城里拉貨賺錢,有錢賺就不怕還不了貸款。”

      “那,這些馬可都是活物,萬一養死養丟怎么辦?”

      “秦知軍還頒布了一項《保險法》,只需要支付一貫錢,一年之內養的馬因戰爭、意外、疾病死亡的話,都無須償還貸款。”

      “什么保險……法?這又是一個什么東西?”

      隨著李夔的問題越來越多,這個司戶參軍發現有的地方他也未必能夠說得非常清楚,于是便叫來了在他手下做事的菱川學生來給李夔作解釋。

      “百姓用青苗貸買了馬,是如何解決種糧的難題呢?”

      “我們書院帶過來了一種新發明的圓盤馬犁,用它來耕地,速度能有過去的牛拉犁六倍。不過,我們老師說過:邊境之地種地的風險太大,收糧時還會常常遇到賊人打掠。老師則是希望并動員這里的老百姓多做做工坊與商貿,只要能夠賺到錢,就可向南部以及鳳翔府那里去購買糧食。”菱川學生還是在習慣上稱秦剛為老師。

      “軍衙發放了不少買馬的貸款,是否會產生大量虧空?”

      “不會,在下正是統計衙門開支的人。以往青苗貸放出,只能等秋收之后才會有本息回收。而現在老百姓養馬做工跑商,僅這一個月,不僅僅讓保安的商稅、工坊稅增加了一倍多,還有許多做得好的百姓都可以提前償還了貸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那倒是不錯,只是,老百姓有了買馬、買貨的錢,但這保安軍近來的馬匹、商貨倒是突然增加了很多啊?”李夔看似有意無意地提起問題。

      “老師說過,商貿要想發達,關鍵要看物品流動速度,這便叫作物流。正是因為這里的老百姓都有了馬匹,于是四處運送貨物也就越來越多、越來越方便了,而貨物多了,這商貿自然也就發達了。”學生一板一眼地回答著。

      “本官自路府而來,聽說保安以北的橫山山麓近期劫匪橫行,多有不安。”李夔再次有意探話。

      “橫山蕃部向來如此。老師今天去順寧寨,想必也是去加強防衛吧!”這個學生看似很老實的樣子。

      李夔決定再試探一下:“那么保安軍目前多出的這么多商貨,是否會有些橫山蕃匪劫掠的東西?”

      “莫須有啊!”學生坦然道,“只是又非發生在我大宋境內之事,撫勾何須多慮。”

      莫須有的意思就是“也許有吧”,更多的便是“你要說有那就算有吧”的意思,這個學生似乎連去否認的興趣都沒有。

      但是他的后半句話卻是在責問,就算是有蕃匪劫掠,那它也是發生在別人家里之事,你一個大宋官員去關心什么呢?話意雖然赤裸,但實際也難以反駁。

      李夔一時語塞,想了想,換了一個問題:“我之前曾知菱川書院之盛名,方才又聽參軍贊過閣下等人皆是俊才。只是我聽諸位都稱秦知軍為老師,我看他甚至不及你們年長,這老師之名,是否只是書院給的掛銜?”

      作為外人,李夔的這點疑問也是正常,不說秦剛的年輕,就說他從官的繁忙,也不大可能真正去那書院教書育人吧。

      但那學生卻極其認真地說道:“老師乃我菱川書院格致學的創學之人,我等所學教材都是老師所編,入學啟蒙也是老師親授,甚至書院授課的夫子也是多經老師點撥。而此次我們十二人能夠選來到老師身邊做事,更是得得其教誨指點,實乃是我等人生一大幸事。”

      “秦知軍真有你們說得這么神乎其神么?”一旁聽到現在的李綱忍不住開口而問,語氣中多有不信之意。

      “那是自然。”那學生原本聽到此插話時有點生氣,再一看李綱的年紀也就釋然了,反而語氣平和地反問道,“諸位可信這世上有否生而知之者?”

      “生而知之者?莫非是指書中所的圣人么?我等未嘗見過。”李夔很實在地回答。

      “以后你們會慢慢明白,我們的老師便是!”說完后,這名學生與司戶參軍便以事房還有些事情須去處理而告退。

      “生而知之者……”李夔反復琢磨這句話后才道,“若是用這句話來解釋這秦徐之的話,倒也是能夠說得通了。只是,誰又真的能是‘生而知之’呢?”

      隨后,李夔則帶著李綱去走了保安軍衙門的另幾處事房,在與錄事參軍的交流中,因為發現他所了解的情況則更為全面,便嘗試著問起了關于保安軍接壤的西夏境內襲擾之事。

      錄事參軍猶豫了一下,便開口反問道:“敢問李撫勾,前幾年西賊屢屢縱人越境打草谷,搶我錢財、掠我生民,可曾有過西夏的州衙官員前來調查管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