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剛看了看門外,搖了搖頭說:“自家的兄弟,總要給些機會的。”
月底,趙駟基本上完成了對于順寧寨親兵隊的第一輪訓練,這些人手,到了可以拉出去檢驗一下訓練成效的時候了。
劉延慶聽劉永隆講,趙駟等人的訓練內容與作戰方式非常地新鮮古怪,所以他對于接下來要進行的實戰訓練還是有點擔心的,所以就提出,實戰訓練得由趙駟等教官來帶隊。
當然,趙駟也提出,教官帶隊,戰利品他需要分走一半。
這個好說,劉延慶滿口答應,反正都是還沒進入他口袋的東西。
于是,趙駟以一名教官帶六名學員的模式,首批分別派出了八支小分隊,皆是橫山羌騎的打扮,不亮旗號,不事聲張,出擊的目標只有戰利品:戰馬、青白鹽、糧食、牛羊、武器甚至可以做工的人口,都可以帶回。
第一輪的突襲非常地成功,出擊的八支小分隊幾乎都沒有損傷,但每一次,少則四五匹馬,多則還有糧食、財貨甚至壯丁人口的收獲。
這樣子下來,即使是被趙駟分割走了約定的一半,剩下來的戰利品,在與胡掌柜完成了交易后,依然讓劉延慶興奮不已:
原來打仗居然還可以這么賺錢!
而極高的領悟力也讓劉延慶一直保持著最清醒的姿態,時不時地提醒著自己的三叔:
“記住,一定要讓秦知軍的人參與,讓他們分到好處,我們才拿得安全和放心!”
“別以為教官都是擺設!我今天聽說野利家的三個小子差點中了西夏人的埋伏?虧了教官提前發現才安全逃生吧!”
后來,劉延慶向趙駟提出,這種訓練能否擴大到他的整個蕃軍?
最后經過與趙駟的討價還價,便以每名教官每月十匹乙等以上的戰馬為培訓費,帶隊出戰同樣是平分戰利品的標準達成協議。
趙駟便從保安這里的綠曲親衛營里又抽調去了一半的隊長負責培訓劉延慶的整個蕃軍。
其實,培訓費只是一個幌子,對于秦剛而,只有劉延慶的主動性被激發起來后,對于蕃兵的實戰訓練才會有真正的意義與效果。
而劉延慶的蕃軍出擊,也能幫他對付完成呂經略的要求。
他自己的親衛營,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偵察情報。
當然,要想做好偵察情報的活,除了訓練有素的斥候,更需要合適的工具。
這次秦婉從高郵過來時,從趙梧那里帶過來了二十幾對水晶鏡片,這些鏡片都是趙梧按照之前秦剛來信的要求,好不容易找到了合適的水晶原料,又花費了極多的費用及人工才磨出來的。
只是到了保安之后,發現城里作坊及器作坊里都沒有合適的銅匠。
終于在這天,胡衍說從劉延慶那里買回來的奴隸中,有兩名手藝相當不錯的黨項銅匠。
秦剛大喜,立刻要求把這兩人送到器作院,他帶上了先前畫好的圖紙,去見了這兩個銅匠,告訴他們,如果能夠按照圖紙上的要求,把上面的圓筒狀物品用銅皮敲制出來的話,就能免去他們的死罪,在這器作院里工作,還會有穩定的工錢。
這兩名銅匠的手藝的確不錯,僅花了一天多的時間就敲出了一套完全符合秦剛要求的樣品。
秦剛拿到后,仔細地檢查了一番,便讓秦婉拿出那些水晶鏡片,從中間分別拿出兩只邊緣形態不一樣的鏡片。實際上,它們一只是日后所說的凹透鏡,而另一只便就是凸透鏡。
秦剛將這兩只水晶鏡片,小心翼翼地分別嵌在兩根不同粗細銅管的兩頭,并借助于一些之前就準備好的密封材料加以固定。
最后,他將稍細的銅管插進了稍粗一點另一根里面,前后試了幾下,還挺不錯。
不得不說,秦剛給過去的圖紙細節標注得很詳細,而這兩名銅匠的手藝也都不錯,嚴格地按照標準做出來,各個部件的拼合沒有任何問題。
看著秦剛的一系列操作完成后,秦婉便奇道:“大爺,這東西有何用處?還花費了這些銅料,怪挺貴重的。”
秦剛不語,把它拿起來站在窗口,舉起來瞄準了遠方,再前后調節了一會兒,笑道:“成了!你來試試看,看一下那邊城中心的望樓。”
秦婉不解,學著秦剛的樣子,一只眼睛對著稍窄的一端,再以寬筒的另一端對著望樓的方向,左右反復調整了幾次,突然嚇得“哇”了一聲,差點就沒能抓穩手里的銅筒,她又趕緊攥牢了它,驚喜地叫道:“我怎么能從這里看清楚望樓上的守衛兵呢?”
從秦剛這里到樓中心的望樓,足有一里半的距離,原本即使是視力極好的人,也只能大致看得出隱約的人影而已。而此時,秦婉在銅筒的鏡片里,竟然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望樓上兩個兵卒的面部表情,并且其中一個人突然回頭看向她這里,所以才把她嚇得大叫一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這叫千里鏡。”秦剛用了當時最易理解的這個詞,“雖然不能真正看到千里以外的東西,但是千米左右的東西,便似在眼前,如果拿到野外山上、草原上,便可以看得更遠、更清楚。”
當然,還有一點,秦剛倒是覺得沒有必要和秦婉去講,那就是,戰斗從來都是遵循著你增我減的零和規則:
原本的情況下,大家都靠眼睛偵察敵情,你能看到我的情況下,我也能看到你。只要雙方的斥候能力相當、偵察策略得當,大家都會處于一種平衡的對抗狀態。
但是,現在秦剛拿出了千里鏡,哪怕有點粗糙與原始,宋兵便可以憑借它在更遠的地方,更安全地提前清楚察知敵軍的行動與軍情。
反過來講,對方卻可能對自己這里一無所知。所以,敵減一分、吾長一分,戰場上的形勢將完全扭轉過來。
“婉兒,此物甚為重要。接下來,我會讓人在每一只的銅筒上都標注銘號,然后交到你這里,這水晶片與裝配方法也都在你手里,只能由你最后裝配完成。你可明白?”秦剛想來想去,目前受限于磨好的水晶鏡片,眼下一段時間也就只能做出這二十多副,交給秦婉來負責裝配也最為合適,“而且不管是長期還是短期領用的,你都必須做好登記,每月都要核查一下,有損壞與丟失的,必須第一時間匯報于我。”
秦婉甚是歡喜地接下任務:“奴婢一定做好,決不泄露大爺交待的一分機密。”
四日后,趙駟回到保安軍衙,正準備向秦剛匯報近期順寧寨蕃兵擾襲戰的輝煌成果,秦剛手頭正好拿到了第一批共五只裝配好的千里鏡。
“來來,駟哥,戰果稍候講,給你看看這個物件!”
秦剛便指導著趙駟將它舉在眼前,再前后調整后,他便被通過這只銅筒看到的遠處景象而驚呆了。
“這東西要是用在戰場上,那簡直、簡直……”趙駟覺得都有點說不出話來了。
“這是千里鏡。”秦剛隨后簡單地說道,“我們目前大約能夠生產出二十四副。今后你與幾個隊長都可以配上。剩余的由斥候隊在有任務時提前找婉兒領用。記住,一定要培訓好在遇上危險時該怎么辦?”
“這點曉得!但凡有危險,先得砸毀它,不得讓它落入敵軍手中,必須的!”趙駟的內心一片興奮,他在西北作戰多年,自然明白這樣的軍事神器的巨大價值與意義。
一旦擁有了如此神奇的千里鏡,不僅斥候的風險大大降低,偵察效果更是成倍提升,而且對于指揮官的意義更加突出,戰場上,即使他們站在后方,也能全面細致地捕捉到更多更重要的細節信息,以便作出正確的指揮決策。
“哈哈,秦先生,這就是你強調的那個什么、什么、不對稱……戰斗吧!”趙駟一高興,又恢復了之前對秦剛的稱呼。
“駟哥你總結得很對!戰斗是你死我活的競爭,沒有什么公平公正可,我們必須要盡一切可能,制造敵我之間的不對稱。對稱的戰斗,就是拿人命去互耗,無論對于哪一方而,都極不公道、更不人道!”秦剛講到最后這句話,估計趙駟也未必能真正理解,便轉而問道:“現在說說順寧寨那邊的戰果吧!如何?”
“還能如何?簡直要讓劉寨主樂壞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