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風流大宋 > 第181章 戰爭法則

      第181章 戰爭法則

      “駟哥,我再給你一個比方,我大宋是一壺水,他西夏也是一壺水。我只能動它表面的那一層,一旦它的表面一層水少了,朝堂里的白癡們就要讓我們住手,說不能動下面的西夏百姓,所以人家一會兒百姓又都是兵了,就又打過來了。而我們這壺水呢?對方可是啥也不顧,千方百計上面又打,旁邊又扎洞,底下又鉆孔。幾年下來,我們已是千瘡百孔,最后拿什么跟對方打呢?”

      “他娘的,我說過去那些仗怎么打得那么憋屈呢?原來是知軍你講的這個道理!”趙駟一拍大腿,算是徹底聽明白了,“那我們該怎么辦?”

      “很簡單,如果不能讓對方按我們的規則來打仗,我們就按對方的規則去打!別人的兵我管不了,但凡是我秦剛的兵,就掌握一條規則,進入西北,非我即敵!這條規則,便是我綠曲兵在西北的存活之道!”

      “原來知軍此意竟然如此深遠!趙某牢記于心!”趙駟心悅誠服地記下。

      “駟哥!”秦剛拍了拍趙駟的肩膀,“你我在生活中便是兄弟,所以各種事情,我便對你知無不、無不盡。而在官場戰場之上,你我便為上司下屬,其實更應講究溝通交流,這便是我秦剛的帶兵之道,也望你能體會理解。”

      趙駟卻是咧嘴一笑:“知軍你莫怪我,先前我卻是真的不信你的這個要與所率下屬之間的什么溝通、交流。說實話,先前我見過多少帶隊將官,他們從來沒有一人會想到與手下屬兵去講什么道理,無非就是擂鼓前進,鳴鑼收兵,令行禁止,號令如一。不過,自從與你一起打仗,便就從未輸過,而且皆是大勝與全勝,你倒也給我好好講講,這是個什么道理來著?”

      “駟哥,這么說,假如有一種可以聽你指令自動發射弓箭非常準的木頭人,給你一百具,或者一百人射擊得并不太準的弓箭兵,你選哪個?”

      趙駟想了想,還是選擇弓箭兵。

      “只要求士兵盲目服從長官的指令,就相當于那些可以自動射擊的木頭人,射得準就是他們最好的狀態。我讓你訓練士后的時候交待過,在要求他們服從的時候,多給了他們一個‘提出疑問’的權利!知道這個權利意味著什么嗎?意味著這些兵士從木頭人變成了活生生的人!”

      趙駟由衷地點點頭。

      從訓練之后的歷次實戰中,他已經體會到這一規定的好處。

      因為,士兵只要能夠理解并明白長官之所以下達這個指令的原因,不論是否認可,但一定會提升執行的效果與達成度。

      甚至,哪怕是一個“這是機密,不得過問”的回復,也比不讓士兵疑問要好得多,士兵至少明白自己正在執行一個高度機密、非常重要的指令。

      為此,秦剛在綠曲兵中強行推廣識字,明確規定士兵升職的識字門檻,小隊長至少一百字,中隊長至少兩百字。趙駟原本只能勉強識得幾十個字,現在也被秦剛逼得向三百字的標準看齊。軍官能識字寫字,才會讓隊伍的信息傳遞變得更加高效。

      例如之前在訓練長槍陣時,面對士兵的所有疑問,都能在指令格式里得到明確解答:

      “斜舉長槍、檢查槍尾插地位置要插穩,確保能夠抵住前方沖擊之力!”

      “加快行軍速度,我們必須要提前一個時辰趕到!”

      “前排完成攻擊后立即回頭,要給后排士兵騰出位置!”

      秦剛硬性要求各級軍官在下達指令時,必須采用這種兩段式語句,也就是前面一句清晰下達指令要求,后面一句準確表述要求的原因。

      士兵就算是有時并不理解后面一句,但他至少知道自己執行前面一句是有理由與價值。

      當然,一旦能夠理解后面的原因,他們便會把前面一句執行得更加完美。

      例如:

      “左翼不計代價頂住攻擊,確保中軍準時展開正面沖鋒!”

      理解了后面一句的意義,左翼的士兵便會以更加無畏的犧牲代價,為中軍沖鋒爭取到更加從容的準備時間。

      在趙駟所有的從軍經歷中,不僅僅是他這樣的低級什長無須要去理解部隊將官下達的指令,就連比他再高幾級的都頭、指揮使都未必明白指令真正的目的與理由。這也就造成了那時軍隊指揮力低、控制程度不足,從而影響到了最終的戰斗力。

      無論是在處州大窯村的戰斗部署、還是到了之后流求淡水河的登陸,每次戰前會議,都曾不厭其煩地召集到小隊長一級進行討論部署,趙駟原本以為是他不太懂軍事,想多找些人來商量。可是實際發現,秦剛在具體戰術的布置卻十分地果斷決然,最后才明白,這就是他所要求的指令說明到基層。

      “但凡有必要,每一個士兵都需要在戰斗之前清晰地明白他的責任、他的義務與他的作戰目標!這樣的軍隊,才會是最有戰斗力的軍隊!”

      “神居兵、綠曲兵都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所以決不能讓他們去成為炮灰。”在繼續行進的路上,秦剛與趙駟在交流,“還記得我最初與你交流過的‘特種作戰’的思路嗎?在接下來的戰場上,我決不會接受拿這些兵去與西夏人作任何的數字交換。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們應該成為我們作戰思路的種子,去影響整個關西地區的所有軍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過了直羅鎮,再往前的道路便分了兩個方向,向西北沿著洛水方向而去便通往保安軍,而向正北方是去延安府的大道。

      就在分岔路口的一個休息集市,秦剛一行人馬就見前方遠遠地過來一名官差模樣之人,高聲呼叫:

      “鄜延經略安撫司信使,有要事求見秦知軍!”

      來人雖然身著官衣,極像官府中人,但前隊的士兵顯然吸取了教訓,依舊是十分謹慎地拍馬上前先行攔住,再查驗了他所拿的金牌、手書等物后,才帶到秦剛的面前。

      見到秦剛,信使便十分恭敬地說:“呂經略正在延安府召集鄜延路各州縣官員前去商議重要軍情,得知秦知軍會路過此地赴任,便差小的在此等候,請秦知軍隨我直接去延安府,其他人等可以先行去保安軍。”

      “信使的憑證我是檢查過了,可這邊境之地,你又怎敢肯定我就是秦剛呢?”

      “哎呀!秦知軍是在說笑嘛!”來人有點無奈地說道,“秦知軍的親衛兵的威名,自進入陜州后便就一路傳來,還有途中宅心仁義地收容了如此眾多的孤兒。像您這樣的隊伍,全鄜延路、就算是整個西北也找不出第二支啊!”

      說到了最后,那信使還羨慕地看了看這支部隊中幾十匹的雄駿軍馬,當然也不敢多問。

      秦剛也不愿他繼續關注這個,便換了個話題打斷對方的觀察:“那好。可否告訴本官,呂經略使如此著急召集的重要軍情為何事?”

      “西賊游兵騷擾甚重,呂經略使擬策劃全路進行反擊,請秦知軍快隨我去延安府,知軍的隨從可先去保安軍接手當地事務。”

      呂惠卿如此著急,秦剛也不好不聽從,只能帶了幾個親兵便隨信使一隊前往延安府。

      延安府原為延州,元佑四年時升為延安府。在它的正北方,就是決定著宋夏攻守之勢的橫山東麓。

      只是目前的橫山,主要還是被偏向于西夏的蕃人部落所控制,而宋兵只能由東向西,按綏德軍、延安府、保安軍、慶州、環州以及涇原路的鎮戎軍一線,進行相對保守且被動的防御。

      呂惠卿在其它諸多回京努力均失敗了之后,便清醒地知道,憑借他已經恢復了的資政殿大學士的館職與從三品的正議大夫的寄祿官,只要他能在邊境立下一個潑天的大功勛,以彰顯出趙煦親政之后、紹圣年間的煌煌戰功,那么也就沒有誰能夠制止住他回到朝堂中心的腳步了!

      所以,現在的呂惠卿,比任何人、比任何時候都渴望著與西夏之間爆發一場規模宏大的戰爭,并讓這場戰爭成為自己重新崛起的重要依靠。

      .b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