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風流大宋 > 第178章 投桃得李

      第178章 投桃得李

      卷五·西軍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宋·辛棄疾《破陣子》

      u003du003du003du003du003du003du003du003d

      流求的順利開局令秦剛自己也很意外,他本想,如果再給個一年左右的時間,甚至,半年的時間也可以啊,只需要六個月,便就可以南下流求島的中部平原與南部平原,只要這三處平定建成,這寶島糧倉便成,整個南北海貿的中轉地就穩定收在手中了。

      但是,西北的夏人還是按捺不住了。

      要說這西夏國主算得上總是命犯梁氏,最開始是國主李諒祚看下了自家表弟的老婆梁氏,與其私通后再收其為后,不想自己英年早逝時,兒子李秉常才七歲。于是,這個梁氏就成了史上常說的梁太后。

      梁后垂簾聽政,還任命弟弟梁乙埋為國相,姐弟倆共同把持了西夏國政十八年。

      梁太后熱衷權勢,不僅控制著兒子李秉常使其一直無法親政,還安排梁乙埋的小女兒做了王后,并在梁乙埋去世后,又任命其子梁乙逋為新國相。

      所以,在李秉常好不容易熬死了母親梁太后,自己也在抑郁中去世,其三歲的兒子李乾順繼位后,又只能讓自己的母親、李秉常的妻子小梁氏再成為一位梁太后來聽政,為與她的姑姑區分開來,后者便被稱為小梁太后,而此時的國相梁乙逋正也是她的哥哥。

      又是一對新的梁氏兄妹把控著朝權,不過這兩人之間卻爆發了嚴重的沖突。一年多前,梁乙逋發動叛亂被小梁太后所殺,西夏國內的動蕩一直持續不斷。

      而在這種形勢之下,小梁太后最好的辦法便是盡快發動對外戰爭,以便轉移國內矛盾。

      正巧,去年以來的宋朝廷,在章惇的堅持下,一改元佑年間的綏靖政策,對西夏實行強硬態度,還拒絕了共同勘探邊界的要求,這對小梁太后的聲譽形成了嚴重的打擊。

      于是,西夏開始不時地派兵對于兩國邊境之處的各個軍寨進行騷擾性的攻擊,雖然尚無大規模用兵的跡象,但是邊境再開戰火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

      五月,秦剛正準備再次出海檢查一下流求新田的夏種情況時,突然接到了章楶從潤州發來的急信,他已被朝廷重新授以涇原路經略安撫使一職,并將即刻入京面圣。

      西線終于要開戰了?

      因為在京城時,劉法就曾與他一起分析過,如今宋夏之勢,主動權都已經掌握在了大宋手上,而何時對夏用兵,其關鍵的標志就在于朝堂何時將章楶調往西北。

      因為章楶是近年對西夏作戰最具殺傷力的一張王牌,不派他過去,可以視為皇宋的一種友好姿態,一旦章老頭子殺過來了,哼哼,小梁太后這個老搖婆,估計要吃不消了吧!

      秦剛的眼前,立刻便浮現出劉法這樣的軍漢常見的那種粗魯且猥瑣的笑容。

      的確,如今的西軍,關于元佑七年章楶那次打得小梁太后換成士兵服裝才逃脫的故事,已經演變成了小梁太后羞答答地在章老頭子面前更衣才被放行的艷情傳說。

      而章經略使的王者再來,是不是意味著這樣的傳說可以再來一次呢?

      只是,回到京城的章楶,在被問及需要哪些將領人才時,順勢提出舉薦秦剛隨其西行時,竟被章惇的反手一張牌打得措手不及。

      “秦剛得陛下簡拔,于江淮發運司中頗有建樹。之前又有永城與處州大捷之軍功,的確是我朝不可多得的少年文武之全才,臣也認可質夫之意見,可將其調派至西北一線重用。”章惇一段肯定之后,立即一個語氣轉換道,“但我大宋對付西夏,執行的乃是五路壓夏之大略,以令其首尾難顧。眼下呂吉甫所在的鄜延路為此次應對西賊之鋒尖所在,亟需要最得力之將領助之。以臣之見,這秦剛知謀善戰,又有發運司之歷練,安排在鄜延路則更為合適!”

      “不可!”章楶一聽說想從他這里搶人就火了,“秦剛乃是老夫苦心所勸而出,章相怎么一句話就把我推薦的人才,送給了呂吉甫,這樣未免有點吃相不好啊!”

      “本相只是就事論事,更何況,我等臣子皆是陛下之臣子!何來你的我的之分呢?”章惇語氣雖緩,但卻絲毫不肯相讓。

      “秦剛雖是老夫所薦,但畢竟年少,還須得好好引導與點撥。你貿貿然便發派往鄜延路,若是做事做出差錯,可是你來負責?”章楶氣惱之下竟是對其堂兄兼首相毫不客氣。

      “章經略,這只要是人才,放在哪個位置都是一樣能發揮作用的!”蔡京卻在一邊來拱火道,“總不至于只有在章經略麾下才能建功,去了呂經略那就里就成了擺設吧?”

      “你……”章楶被蔡京將了一軍,自知有點失,只能轉頭面對皇帝而,“秦剛此子熟知用兵之道,更對西軍用兵之略有別樣感悟,其對‘深壘淺攻’之術更是與老臣多有共鳴,如若將其派至涇原路上委以重任,必將為圣上力懲西賊,平定西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那秦剛既然有此之能,如若置于鄜延路,豈不可以與質夫之略東西呼應、首尾相接,更是給那西賊以有效的打擊?”章惇卻是步步緊逼。

      “好啦好啦!”趙煦開始出相勸,“我聽兩位愛卿之,都是想提拔這個秦剛,又都是為了如何懲治西賊,既然都是為了國事,又何必爭吵呢!那朕就想各自都問一下,兩位愛卿各是推薦這秦剛任何職啊?”

      “老臣舉薦秦剛任涇原路經略安撫司勾當機宜文字事。”章楶舉薦的這個機宜文字一職,正好適合秦剛當前的從七品官階的差遣。

      而且機宜文字的名稱聽著一般,實際相當有講究,你可以理解為后世的地方領導大秘,級別不高卻手握重權,往往極易在這個位置上立功并快速升職。

      “本相覺得,秦剛既是一個文武雙全之才,到了邊境,豈可浪費?鄜延路眼下有諸多缺職,不如安排他任鄜延路經略安撫司參謀官,權發遣知保安軍。”章惇的這一席話硬是把議事的諸位給震驚了。

      無它,前面的這個經略安撫司參謀官與機宜文字相比沒有什么太大的優勢,只是表面上聽起來好些,但是后面章惇給出的正職差遣,卻是鄜延路下的保安軍知軍,明顯官品上去了。

      “秦剛目前的寄祿官只是正八品的奉議郎,這就算是要權發遣這邊境地區的知軍,至少也得是從七品啊……”一旁的尚書左丞許將提出了質疑。

      “秦剛在兩浙路推青苗法一事有功,至今尚無賞賜,臣提議擢升秦剛的寄祿官為從七品的承議郎。”章惇躬身面對皇上一拜。注:自紹圣二年起,取消了對原有的寄祿官名前的左右區分

      只是這樣一來,卻讓章楶左右為難了。

      因為他雖然看穿了章惇的打算:把秦剛在鄜延路進行提拔,哪里是什么好心?就憑呂惠卿那小雞肚腸與自負無比的品性,這就是夠秦剛在其管下多喝一壺的。

      但是章惇卻同時拋出了將秦剛的寄祿官提升到從七品,差遣成了可掌管一軍州之地的知軍之職,這種快速越級的提拔之法,也就是他這個當朝首相才敢如此大膽提出,任是他章質夫再如何看重于秦剛,也提不出比這個更好的條件了。

      當年王韶向神宗皇帝獻上《平戎策》而受賞識,被授予的就是當時邊境上的秦鳳路經略司機宜文字,之后河湟開邊,便是藉由戰功升任了新設立的知通遠軍,之后再迅速升以龍圖閣待制兼知熙州,累進觀文殿學士,官至樞密副使,從而火速進入大宋宰執之列。

      趙煦本心也是一直想提拔秦剛,只是之前屢受章惇的阻撓,如今卻聽得首相難得地支持,哪里還會顧得上去深究其中的別樣用意,立刻滿心歡喜地表示贊同,甚至還會反過來勸導章楶:“朕看章相的這一安排也是非常妥帖的,此次秦剛若是能在鄜延路上有所成就,那還是少不了質夫你的薦人之功啊!”

      大宋王朝是極其忌諱朝臣拉幫結派的,章楶此前對于秦剛的種種舉薦,尚還在惜才愛才的尺度之內,但是如果在眼下這種情況,還是堅持必須要把秦剛納入自己麾下的話,必會適得其反,引發起皇上的猜忌了,所以他猶豫了片刻之后,只能低頭道:“陛下圣明,臣也贊同。”

      之后,章楶只能連夜修書給秦剛,對于自己無力對抗章惇的這一手的陽謀安排表達了無比的歉意,但他也在信中幫他分析了這一安排的種種利處,囑其不必在意,一定要對此次西去而做好充足的準備。

      此信走了發運司的急腳程,比朝廷的正式詔令還提早了一天送到了秦剛的手中。

      “駟哥!”秦剛平靜地收起信件,轉頭說道,“要準備回西北了!”

      “是的嗎?那要是回章老經略旗下作戰啦!”趙駟大喜,他先前就是環慶路下的西軍一員,只是官職太低,無緣能見經略使而已。

      “不是,我們去鄜延路,朝廷給了我一個權發遣知保安軍之職!”不過,表面平靜的秦剛在心里卻對這個軍的名字吐槽了半天,這個地方叫什么不好,卻是叫個“保安”,換到現代,別人還以為自己的這個“知保安軍”官職就是一個保安隊隊長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