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剛便大奇,立即叫其起身說話。
雖然此人的發音很是糟糕,但是畢竟說的還是漢語,再加上手勢的比劃,連蒙帶猜之下,總算可以弄明白了大致的情況:
他們介紹自己是“開答開拉人”,秦剛略略一想,就明白他們便是流求島上的原住民凱達格蘭人。當年的衛溫入島之時,他們的部落就曾與在此地扎營的吳軍有過密切地接觸,并從吳軍那里學會了諸如耕種等等許多先進的技術,還有人與吳軍通婚并學會了漢語。
后來,吳軍要離開這里,有許多愿意與他們一起大陸的族人也被帶走,走之前,他們相約,在一定的時間后之,衛將軍還會帶著大家再回來的。
只是衛溫回到吳國后,卻卷入了國內的政治斗爭中,直接就被入獄后誅殺,而留在大陸的所有人再也沒有機會能夠回到這里,這些情況都是這些凱達格蘭人所不知道的。
于是,隨著時間的逐漸流逝,在部落里的祭司,不僅留下了關于衛溫所率領的天兵還會再次回到這里的傳奇故事,并且把一些基本的交流漢語作為保持與天兵溝通的特殊技能,一代代地由祭司家族傳承至今。
淡水河口的這一片土地相當肥沃,而他們卻一直沒有開墾使用,就是為了傳說中的天兵再次回來而保留的圣地。
所以,在前一天,他們發現了來在這里開荒的一些人之后,認為圣地受到了不明之敵的入侵,而且因為發現的人數太多,便花了點時間去召集起了更多的人手前來進行驅逐。
可是一旦接近了營寨,首領就發現迎戰的神居兵的穿著與裝備,竟然與他們傳說中的天兵十分地相似,于是趕緊叫出懂得天兵語的祭司,也就是眼前的這個人前來進行聯絡。
趙駟還沒醒悟過來,秦剛便立即伸出手比劃著說道:“我們,天兵,回來是帶著和平友好,是來幫助你們的,可以請首領過來一起吃飯、喝酒。”
祭司大喜,立即回去稟報,土人們迅速地撤退散去,最后只有祭司陪著首領帶著兩三個隨從再次過來,非常恭敬地拜見了秦剛。
經祭司介紹,首領名叫大烏臘,祭司名叫佐拉。
秦剛則帶領首領、祭司等人進入營寨參觀,才兩三天的時間,營寨里就已經矗立起了大大小小的十幾處木質營房,而且其建造的美觀與牢固程度,足以令這些土人嘆為觀止,再看到神居兵的鮮亮裝備與嚴明軍紀,更是對于他們的天兵身份再無懷疑。
秦剛擺下了一桌酒席招待大烏臘。
在來之前,為了確保士兵與流民盡量不要發生水土不服的問題,因此對于食物以及調料方面的準備非常地充分。
所以哪怕是現在臨時拿出來的菜肴,每一樣都是當地土人從未見過地精美與可口,尤其是秦剛拿出來的美酒綠曲醇,一經入口,如飲天露。
聽聞秦剛將會贈送他十幾瓶這樣的美酒,首領大烏臘簡直都樂壞了,他趕緊叫過身邊的人,員嘰哩咕魯地吩咐了幾句后,那人便迅速地離開了。
一旁的祭司佐拉趕緊解釋說:“禮物,禮物,送還天兵,回去拿來。”
差不多過了好長的一段時間,帳外傳來了一陣喧鬧聲,趙駟一拍桌子叫道:“怎么回事?進來說話?”
外面的親兵此時進了帳篷,卻是一臉震驚地稟報道:“秦先生、趙大將,你們快出來看看吧!”
大烏臘卻是很高興地說了一句土話,而佐拉也笑著說道:“禮物,禮物,來了!”
于是一同走出帳篷后,秦剛與趙駟一下子也看呆了:
帳篷外面推來了許多輛的簡陋木車,運來了差不多有十只粗陋的木箱,但是木箱的蓋子打開后,里面的東西卻發出了奪人眼光的色彩。其中四只較小的木箱里裝的竟然是滿滿的金餅,而另六只稍大的木箱里裝是的都是銀餅。
佐拉很得意地說:“天兵要求的,攢存的,這是一部分,東邊還有。”
秦剛一下子聽到了重點,現在運來的,只是一部分,還有很多在更東邊的地方存著呢。
原本他優先選擇在流求島北部登陸,也是存了想讓宮十二去附近探尋金銀礦的想法。流求島的北部的確是存在著一些金銀礦的礦點的。
現在看來,衛溫當年就已經在這里發現了金銀礦,并教會了這些土人開始對它們進行了開采。雖然說他們的開采技術很落后,目測了這些金銀餅的純度也并不是太好,但是畢竟從當年到現在,算一算也是有了近八百年的積存。
秦剛之前口口聲聲是沿著衛溫的路線前來流求,把這次航行的旗艦也命名為了“衛溫號”,卻不曾想,到了這里之后,真的還就因為衛溫而享受到了他當年開發流求所遺留下來的紅得——居然能夠收獲到這樣的一筆意外之財!
趙駟可沒有想這么多,他早已經走到了這些木車的旁邊,吩咐著這里的親兵:“都愣著干什么呢?都先拖到倉庫放好啊!”
“對,放好后,在倉庫里有咱們運過來的一些貨物,挑一些好點的絲綢、還有白色瓷器、再挑幾把精致的刀劍,我們要好好地感謝感謝大烏臘。”秦剛交待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對于當地的土人來說,他們世代生活在流求島上,對于金銀的價值概念并不是太清楚,只是因為世代相傳,作為天兵當年的囑咐而一直持續不斷地進行開采與提煉,最終的這些東西卻只是一直簡單地保存著而且,甚至他們自己也不明白它們到底有什么用。
而現在秦剛與趙駟回贈他們的美酒、絲綢以及瓷器,卻都是他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稀罕之物,卻是好喝、好看與好用的絕佳之品,更是開心得不得了。
而佐拉則表示,大約還有幾十箱的這些金銀餅,都儲藏在他們的部落那邊,明天就可以安排人全部送過來。
正好大烏臘喝得有點微醉,秦剛便提出今天先這樣,次日他與趙駟再去上門拜訪。
之前沖突中被俘虜的土兵早就被松了綁,又讓人給他們簡單地治療了傷處,此時都歡天喜地隨著首領再推著滿滿數車的稀罕禮物回去。
吃飯時,秦剛讓佐拉告訴大烏臘,他們這次回來的目的,是要在這里興建“圣城”,圣城周圍會有很多的人來開墾荒田,不過也讓這里的土人放心,他們同時帶來的,會是很好的糧食種子、更好的耕種技術、同時還會有更好的工具,這些都會幫助他們提高生活的質量。
當然,也感謝他們一直遵守著祖先的囑托,為他們持續開采積存下這么多的金銀,秦剛正式承諾:將會給予大烏臘的部落提供全面的軍事支持,會幫助他們向東、向南征服更多的其它部落。
在見識過神居兵的戰斗力之后,大烏臘對此表示非常非常地高興。
在回程的前一晚,秦剛、趙駟召集了宮十二、顧大生與李峰三人,明確了他們作為留守人員的具體分工:
宮十二負責秦城及淡水河口的港口建設,并在秦城初具規模后,考慮一下這里行政機構的初步設計與建立;
顧大生負責神居兵的統領,因為與當地土人達成了合作,除了派出少數兵力支持他們的擴張之外,趙駟建議他要把重點放在四艘海船的出海訓練上;
李峰則負責墾荒耕種技術以及秦城建造相關技術方面的指導,為了應對更多裁撤廂軍的到來,必須要因地制宜地找尋當地的資源、物產,進行生產力的提高。
其實對于這三人的分工,此外還有一定的交叉監督的要求,自是秦剛與趙駟私下里都曾與這三人各自交待過。
畢竟,流求是一個孤懸海外之地,等到這里的良田開墾出來,就會開始有了穩定且大量的糧食產出;港口建成之后,商船的進去也會有可觀的稅收收入,甚至還有目前都已經確定了的金銀之礦,只要更新一下開采與提煉的技術,無論哪一塊,都將會有非常重大的利益產出,如果沒有可靠的監督機制,一旦出現問題之后就絕不會是小問題。
所以,留在流求島上的這三名負責人,也分別都清楚其他人對自己的監督與制約義務。
最終,秦剛與趙駟乘坐“衛溫號”原路返回,最終目的地卻是直接去了明州港,因為大黃島基地,則在他們當初出發前,就完全搬空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