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確認,趙子裪自是開心無比地讓掌柜的將蔡京的手跡收好,囑咐他盡快去找作坊將其做成巨幌,掛在店外。
這下子,這一品天醇,有了黃庭堅的瓶身書名,又有了蔡京的幌招榜書,大宋書法界的四大家,就有了兩人,這將是何等的榮耀名氣啊。
秦剛三人回到住處,秦湛突然對他問道:“十八叔,有一個問題,我憋了好久了。雖然說要被我家大人知道的話,一定會罵死我。”
秦剛盯著他看了看,笑道:“知道要被罵死還問?”
“不問我心里憋得難受啊!”秦湛呵呵笑道,“再說了,我這個問題可是站在你的立場上想的,你看啊,趙子裪這個人,你不能說他有多壞,但他畢竟是背后暗算過你的小人。可是,連他陷害你被關進衙門里的事情都能放得下,還和他合作、幫他賺錢。然后我們再來看章相公這個人,我家大人也沒說他有太多的不好,但他畢竟是朝廷的首相,前后還如此賞識你,給你許下過那么好的官職,可你卻為什么會拒絕與他的合作呢?”
因為這時算是私下里閑聊,秦剛倒也奇道:“難不成你希望我與你們決裂,去享受榮華富貴?”
“不不不。”秦湛趕緊否定,“我就是相信你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有道理的,所以想不通后,才來問你,我家大人不是讓我跟你們多學習嘛?”
秦剛先看了一眼在旁邊雖然沒吭聲、但也等待著答案的胡衍。
胡衍趕緊笑道:“大哥你給說一下,我也有這樣的疑惑!”
“也是吧!”秦剛便開口道,“其實我的判斷標準也不復雜。趙子裪是個沒有原則的家伙,和他交往,我只要放出利益,他就會退讓原則。主動權都在我這里,所以我完全可以放心和他的合作。最重要的是,他不會勉強我去做我所不愿意的事情。”
“哦!”秦湛果然是一下子就點通了,“我是聽說過章相公此人,固執好斗,他要確定的事情,就算是當年的太后、今天的官家,他都會一爭到底。”
“所以啊。”秦剛接著說,“和章相公合作,他的確會在一開始的時候很慷慨地給你一些他愿意給出的利益,但一旦他有所需要的東西,你則必須毫無商量的全部要給他。所以說,你給他的,他會認為天經地義。他所要的,同樣也是理所當然。與這樣的人在一起,那不是合作,是賣身!”
“那十八叔你接下來怎么辦?我可是聽說章相公這個人是出了名的‘睚眥必報’的性格,你當面駁了他的面子,他接下來要是為難你的話,可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啊!”
“遇上不和你講道理的人,就得講實力!”
“哦,我明白了,十八叔有這個實力!”
秦剛搖了搖頭,說:“我哪有和章相公叫板的實力!”
“噗!”秦湛差點閃了舌頭,疑惑道,“你沒有實力卻說這點干什么?”
“道理我得要說透的啊!再說了,今天的我沒有這個實力,并不代表著以后的我沒有實力。只要……”秦剛瞇起眼睛,看了看屋外的夜色,“只要他不會一下子拍死我!再說了,一下子拍死一個人哪有那么容易的,章相公日理萬機,他費得著這么關照我嘛?”
的確,對于章惇而,眼下手頭重要的事情一件接一件。
至于那次拉攏秦剛不成,他不會認為是自己的失敗,而絕對是這個小子因自己的無知而帶來的巨大損失。
章惇犯不著因為秦剛的不識抬舉而一定要去對他做點什么,他沒那個精力。
當然了,如果要是秦剛自己的運氣太差,偶爾有點什么事情要落在他手上的話,身為“章扒皮”之稱的他,是不介意順腳狠狠踩上一記的,這也只是后話了。
國子監。
心思縝密的國子司業趙挺之正在研究著他努力搜集來的各種消息:
這章相公,的確是召見了秦剛,不過,據在章府門口候見的人說,坐的時間并不長就出來了。而更有內幕消息說,秦剛的離開,是章相怒而點湯,也就是相對客氣地逐出的。
為保險起見,趙挺之又多等了幾日,基本確定秦剛這小子并沒能進入章相的法眼,甚至極有可能還有所觸怒。
趙挺之這么小心,是因為他很珍惜這次回京的機會。
他肯定不會滿足于現在的國子司業一職,同樣也不會認為接下來的太常少卿就可以了,他要向新黨的大佬展示自己的價值。
只是眼下的朝局仍未最后明朗,新黨舊黨的人員也有攪和在一起,他必須確保自己的出擊是萬無一失的。
而既然秦剛一事只是虛驚一場的話,那么他對于蘇軾的秋后算賬行動就可安全啟動了。
實際上,這次趙挺之利用他在國子監的身份,以即將開始的省試為由撰寫彈章,不過是將他在元佑二年他彈劾過蘇軾的那件舊事重新再提一遍。
當時,蘇軾主持翰林學士院的館職考試,他所設立的策問問題是用王莽、袁紹、董卓、曹操篡位的話題,趙挺之認為著實是其心可誅。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然后,趙挺之更是指出,蘇軾所鉆研的學術,就是出自《戰國策》的縱橫之術,專門用來揣摩皇帝心意,著實是擾亂朝綱,于國于民俱是無益。所以,對于蘇軾這樣的壞人,光是放在定州這樣的北部邊境之州,也不是什么好事,一定要進行南貶。
雖然趙挺之這次是老調重彈,不過他卻是正確地把握住了朝堂風向的轉變。
幾年前的彈劾未果,只是因為當時舊黨執政,根本不會有人理會他的聲音,而且那時的高太后處處都在袒護蘇軾,實在捂不住了,還可以讓蘇軾有機會站出來給自己解釋解釋就沒事了。
而此時,不僅僅是舊黨失勢,更重要的是趙煦親政,基于小皇帝崇拜先帝、逆反高太后的性格特點,再加上蘇軾人在定州無法自辯,趙挺之覺得自己此次舊話重提的成功機率非常高。
趙挺之目前并不是官,雖然他有權去彈劾,但為了效果更好,他便把目光盯上了剛剛入京的蔡京,托人將自己的彈章遞給了蔡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