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馬車前,秦剛便想讓蘇攜留步。但后者堅稱父親有囑,仍是堅持送至客棧。
蘇攜在告別之時也堅持說好,明天一早執馬車前來,接他直接去市舶司。
市舶司是宋朝開始在涉及有海貿生意的海港城市而專門設立的管理機構,其職能類似于后世的海關。自唐以來,官府便將除漢商以外的少數民族及外國的商人統稱為蕃商,而各地的蕃商自然便由市舶司來管理。
揚州港在唐時距離入海口更近,蕃商聚集尤其繁盛。到宋時,揚州港的地位雖然已經被明州港注:即后世的寧波所替代,更不能與泉州港、廣州港的規模相比,但畢竟還是江淮一帶蕃商最多的地方。
神宗改革后期,新黨曾以精簡機構的目的裁撤了除廣州以外的各地市舶司,其中也包括揚州的市舶司。但不想,最后卻發現,海貿方面的稅收就因此卻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還未等到新黨自己的糾正,便就到了元佑年間,舊黨翻身執政了。由于舊黨的原則是“凡新黨反對的就會被重新支持”。所以,舊黨便做出了經濟政策上難得正確的一件事:在所有能開展海貿的城市,統統地都成立了市舶司。只是這次將它的管理職能從地方州府中剝離出來,而交由路轉運使直接負責。
所以現在揚州市舶司的最高主官提舉市舶使一職,便是由淮南東路轉運副使兼任,日常事務則是由市舶都監來負責。
不過,前面說過,蘇頌這個知州的身份可是前宰相,其巨大的影響力猶存,即使淮南東路的監司部門,也得要多給幾分面子。
所以此次在知州之子蘇攜的陪同下,秦剛在市舶司得到了最高的禮遇。
雖然所有的外國商人都會被稱為蕃商,但此時的揚州與泉州、廣州一樣,做海生意的,都是以阿拉伯蕃商為主。
這些阿拉伯蕃商在揚州,自唐代開始,就逐漸在東關城外聚集居住,眼下在他們當中,生意做得最大的一人,中文名叫辛第迦,也是揚州當地蕃人中的蕃長。
在大多數的蕃商都開始轉向泉州與廣州之時,他卻反其道而北上,在日漸衰落的揚州城中站穩了腳跟,并幾乎壟斷了海貿往江淮地區以及北方轉運的絕大部分生意。
“哦,我尊敬的朋友。是真主安拉的指引,才讓你我在這里相識。”既是市舶司都監推薦的客人,辛第迦自然是不敢怠慢,操著一口流利但特殊語調的漢語向秦剛致意,“我會是你最忠實的朋友辛第迦,如果有什么能讓我效勞的地方,這將會是我最大的榮幸。”
跟著秦剛一起過來的黃小個被眼前這些藍眼珠大胡子的蕃商給嚇住了,緊緊躲在秦剛的身后不敢動。
“愿萬能的真主保佑你!我親愛的辛第迦。”一向有點嚴肅且開始有點官架子的秦剛,此時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熱情地對辛第迦開口道:“我想真正的朋友,一定是可以相互給予對方最需要的幫助。你說是嗎?”
“啊,雖然我們是第一次見面,但以真主的名義發誓,你一定會是我在大宋認識的最有趣的朋友。”辛第迦顯然對秦剛的第一印象相當好,“我可以為你提供來自于海外的無數珍奇異寶,而我最尊敬的朋友,你能給我提供什么幫助呢?”
“偉大的先哲告訴過我們,凡善功者皆是施濟,我最突出的東西必然是對朋友最有用的。”秦剛可不愿順著對方的話而講,而是習慣于換個方式來掌握主動,“我們總是在這里空談著話是不會有收獲的。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來同福客棧來找我,相信一定不會讓你空手而歸的。”
一旁的蘇攜饒有興趣地看著他倆的對話。之前他曾見過這位辛第迦與本地商人的語交鋒,在他那種看似恭敬熱情的話語下面,往往都藏著無數的心機與狡黠。
許多商人要么是掉以輕心、要么是被假象所迷惑,有的人甚至一開局時便會落入下風。而此次秦剛與他的對話,則至少是一個旗鼓相當的結果。
三人出門之后,黃小個則著急地問秦剛:“大爺說了這些話,那蕃佬會自己來我們住的客棧嗎?”
“不許說人家蕃佬,人家聽得懂。”秦剛先是糾正了一下,再微笑著說,“他們肯定會來。像他們這樣在外跑生意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足夠的好奇心。”
蘇攜則說:“那要是最后合作談成,可不要忘了請我這個中間人來慶祝一下。”
“一定一定。”
果然,當天下午,辛第迦就親自上門來了。
因為之前就已經通過蘇攜打聽過辛第迦的底細,秦剛也就不多繞彎子,先是拿出了紅心咸鴨蛋與松花蛋。
“紅心咸鴨蛋今年出來后就非常搶手,而這個琥珀玉子前幾天開始在市場上出現發賣,也是緊俏之物,沒想到竟然都是出自秦官人之手。”辛第迦的眼睛露出了一絲狡黠,繼續說道:“只是我的朋友,僅僅只是這兩件商品,揚州城的任何一個蕃商都可以合作,哪里需要煩動市舶司的人找我呢?”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辛第迦,你是我見過的最聰明的人之一。”秦剛對他贊許道,“接下來我要給你展示的東西,你可要對你的真主發誓,如果你沒有興趣經營的話,可千萬不能告訴第二個人。”
“萬能的真主教導我們:不講信用者無正信,不守盟約者無正教。我尊敬的朋友,請盡可能地相信我吧!”聽到秦剛果然還有保留東西,辛第迦的眼角都翹到眉梢了,“這揚州城,不會有我辛第迦做不了的生意。”
秦剛拍了拍手,黃小個便端上來一只托盤,上面放了一只酒壺,兩只小巧的酒杯。宋人喝酒多用碗,這樣的小酒杯,也是秦剛在高郵臨時找人定制而成的。
辛第迦看了酒壺后略略有點失望,只是對于酒杯的小巧造型尚還有點興趣。
秦剛對他的表情看在眼里,對黃小個示意了一下。
黃小個立即端起酒壺,給辛第迦斟出了一小杯酒,只見壺嘴激出一條細細的酒線之后,頓時滿室生香。
辛第迦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他抽動著鼻翼,睜大了眼睛指著酒杯問道:“這,這,這是何酒?”
“嘗嘗。”秦剛沒有直接回答,只是示意他品嘗一下。
辛第迦端起小酒杯,先在鼻下深深地長聞了一下,再湊到嘴邊慢慢飲下,其臉上的胡須雖多,但依舊掩飾不住那種陶醉、享受與回味的感覺。
“一品天醇。”秦剛此時才敲敲桌子,說出了酒的名字,再問道:“我的朋友,這可是全大宋最香醇的美酒,同樣只此一家,別無分號,這個可是適合與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