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官制相當復雜,元豐改制之后,稍稍簡化了一些,主要是將之前的本官階、寄祿官階與散官階整合成了兩個,每個官員大約都會有寄祿官階、差遣、貼職、勛官等組成。
這其中,新的寄祿官階并沒有實際的職務體現,主要是決定你可以拿多少俸祿、確定你的升遷資格、章服品級。有點像后世的正廳級、享受某某院專家津貼等。
整合后的新寄祿官的名稱沿用了過去的散官階的名稱,像這次的幸運兒毛滂,本來的寄祿官只是正八品的左奉議郎,因為得了高太后的發話,順手就把他提到了正七品的左朝奉郎。
而差遣就是實際安排要做的事情,它的特征是前面會有“行、守、判、知、權、權發遣、試、管勾、提舉”等等的前綴字樣。
然后的勛官與貼職分別是給武官與文官的榮譽稱號,就是讓你聽起非常牛。
而宋朝官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寄祿官階與差遣相互分離,讓皇帝與朝廷執政們擁有了非常靈活的用人機制。
比如知高郵軍這一差遣職務,一般需要正六品官階的文官擔任。但是,如果讓高官階官員做低官品差遣的話,就在前面加行,如果是曾任中書、樞密或二品以上官員出任各司及地方官員,前面就會加判,稱為“判知某某軍州事”,這里的判并不表示判官,而是指能夠有獨自裁決的權利,以示安慰或重視。
而相反,要是讓低官階的官員去負責高官品差遣的話,可以前面加守,也有時在低一級前面要加個“權”字,就是暫且的意思。低兩級的話,前面得要加“權發遣”三個字。
像這次的毛滂,寄祿官提了兩級之后還只是正七品,離知軍州事所需要的正六品還是差了兩級,所以便成了最后的“權發遣知高郵軍州事”。
所以啊,在大宋朝,看人高低不能只看官階。有時你做到了二品官,但一下子被派到嶺南等地做知州,那就是被流放。而有的人雖然只有五品官階,但如果是有個差遣是參知政事的話,那就成了事實上的副宰相、人們口中俗稱的相公。
毛滂赴任之前,專程去秦觀之處辭行。
他此次能得以這個官職,自然是與秦觀在老師蘇軾面前的力薦分不開的。臨行前不去蘇軾那里感謝以示避嫌,但秦觀這里轉達也是一樣的。
更何況,他是去高郵做父母官,關于秦家莊的人與事,自然是要多少給些照顧,也得聽聽秦觀的囑托。
但毛滂在來了高郵后,卻很不開心。
他沒能趕上與葉宗古之間的親手交接,而看到賬簿上只有區區的一千多貫錢,氣得他只想罵出“娘希匹”。
但是人家用錢的名義是嚴格執行朝廷下發的整軍指令,所以就不能說什么。只是整軍的活都還沒有結束,他得好好去看一下,要是能出點成果的話,他這個繼任者還算有點回報,就怕做得成果一塌糊涂,那就真是氣得吐血了。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所以,新上任的毛知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叫來了軍通判、錄事等人一通詳詢,得知了城墻修繕已經完成的消息。
大宋一朝,守城戰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因此對于修城的熱衷也是后朝難以比擬的。況且對于高郵這個地方來說,城墻還有一個十分關鍵的作用,就是防范水災。
高郵城就是修建在相對周邊地區比較高的地方。秦觀就曾有詩云:“吾鄉如覆盂,地據揚楚脊。”說的就是這個情況。
毛滂在蘇軾身邊,更是聽說過元豐年間他在徐州依據城墻抵御洪災的故事,所以,立刻對于城墻的興趣變得非常濃烈。
“這樣吧,通知一下夏知縣,明天一早,本官要去視察高郵城墻修繕后的工程。”
夏歸厚此時正在縣衙里瑟瑟發抖——自從知道了新任知軍是毛滂之后,他就已經把張盛富叫來連同他的祖宗十八代都狠狠地罵了個遍。
京城里的人都知道,這毛滂和秦觀的關系非常之好。而自己就這么不開眼地為了多撈幾個錢,縱容張盛富給秦觀的家里挖坑設局。現在這事到了現在,該如何收尾是好!
張盛富他暫時還動不了,只能先打發到鄉下去檢查夏賦情況。縣丞與他不對付,老早告了假,躲在一邊,光看熱鬧不出聲。此時與他坐一起商量的,只有陳主簿與李縣尉。
李縣尉出了個主意說:“夏知縣也不必擔心,這城墻現在修得挺不錯,而且秦家莊他們用了水泥后也沒有虧本。不如明天一早,我們就帶毛知軍去秦家莊負責修的那段。當然啦,我們一定要先準備好一些賞賜之物,當著毛知軍的面,好好地表彰一下秦家莊的人,再把修城墻的功勞歸功于毛知軍。這樣子的話,總不至于還要追究我們的責任吧?”
“對對對。”主簿也很贊同,“秦家莊的人如果還有怨氣,那我們就把事情挑明了說,都是張盛富這狗東西在背后使壞,我們都是被他蒙蔽的!”
夏歸厚一聽覺得非常有道理,趕緊決定,三人每人吐出五百貫,縣衙再支一千貫,除了給秦家莊重賞之外,其余幾家同樣也有賞賜,趕緊準備下去。
第二天,秦規被通知來到城墻工地上,見到了帶領一眾官吏前來視察的毛滂。
毛滂是認識秦規的,當初秦規讀書時,也隨父親去過京城。
所以此時的毛滂也不擺架子了,立即甩開眾人,親熱地上前打起了招呼:
“哎呀呀,少泉老弟,別來無恙啊!本官上任匆忙,還沒來得及上門看望秦三老爺啊!”
少泉是秦規的字,毛滂以字呼之,便是表示兩人的關系相當不錯。秦規趕緊回禮稱“不敢不敢”。
等兩人敘完舊后,眾人便開始檢查城墻修繕的結果了。
夏歸厚不顧自己的身份,自告奮勇地上前,用匕首、槍尖逐一演示新修的城墻是如何地結實、牢固,令毛滂等人也看得稱贊不已。
“稟告毛知軍。”夏歸厚一看時機正好,趕緊上前說道,“下官以為,高郵城墻此番不僅修得固若金湯,而且還省時省錢地快速完成,全因秦家莊研究出‘水泥’這等神物,理應之前就要給予重重的犒賞。但是下官想著,毛知軍正好這兩天才來郵履新,便自作主張,將犒賞一事推遲到了今日。一是借知軍之尊手,讓吾鄉民倍感恩寵;二是借知軍之路,能夠幫他們向朝廷請功報賞。”
話音未完,底下人便抬上來早就準備好的披紅木箱一口,打開后,便是滿滿的白花花銀錠。夏歸厚又趕緊將犒賞文書遞于毛滂手中。
對于這樣的安排,毛滂甚為滿意。這可緩解了他剛到任就要面對軍庫空空的郁悶,也算是給了他一份重要的厚禮。
注:關于秦規的資料,據《重修武定新塘鄉舊瀆秦氏宗譜》卷四載:諱規,字少泉,配蘇氏。北宋宣和四年曾任樂清知縣。應該是宋徽宗為秦觀平反而對秦家的補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