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風流大宋 > 第16章 睡足驚夢

      第16章 睡足驚夢

      秦察的這個問題其實有點令秦剛意外。

      中國幾千年來的農耕文明,已經讓幾乎所有人都建立起了“以農為本”的思想。朝廷考核地方官員的標準,也是以“勸課農桑、增墾田畝”為主。

      而最底層的老百姓,也只知道種好地,產出更多的糧食,是他們養活自己、積蓄家產的唯一方式。即使商人致富得財、武人賞賜得錢,最終都還是回歸鄉里,買田置地。

      而秦察剛才的話,所透露出來的質疑,正是指向這種大家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盡管這是他身為一個族長在實踐中的無奈困惑,卻有了在這個時代所難得的幾分清醒。

      秦剛在莊上住了近二十天,的確也近距離看到、聽到了這個時代高郵一帶農村百姓的艱難生活,也有了一些他從后世眼光中得到的思考。

      “回過秦老太爺,見教實在不敢。”秦剛想了想,不慌不忙地說了一個故事:

      “晚輩小時候做過一件糗事,那時我還很小,每次習字前都是父親給我磨好墨。有一次,父親在硯臺里放了清水卻忘了磨墨,而我用筆蘸了后寫字,剛寫上去還能看到字跡,可水一干就立刻不見了。那時我又不知原因,看到干后就再寫一遍、又寫一遍,直到父親回家,我還是沒完成那一頁紙的作業。”

      “哈哈哈哈!”秦察笑得雪白的眉毛不斷抖動,“小郎可是說笑話了。”

      秦剛不為所動,繼續說道:“小孩不懂水和墨的區別,老百姓同樣也不懂不同地方土壤的區別。當年禹定九州,判定高郵之土,宜生竹草,為‘下下’之地。所以,種的本就是‘下下之土’詳見本章末注一,產出的東西能讓我們繳清賦稅填飽肚子,就已經算是不錯了。但是一直無法實現富裕之路,這并不是大家有沒有努力的問題,而只是一開始選擇的方向出了問題。”

      秦察與一旁的秦規聽了,都有點愣住了。

      秦剛又接著說道:“這幾日,我在莊上伺弄孵房,這孵房需要保暖,所以一開始時我就帶著水生要把房間的各處縫隙全部堵死。在那窗戶下面一道縫隙,卻是一窩螞蟻外出的必經通道。在我第一次把這道縫隙堵上之后,那窩螞蟻們需要外出,發覺路被堵了,就發動了幾乎一整窩的螞蟻去搬運打通。為此,它們忙忙碌碌花費了兩三日才終于恢復。然后便被我無意中看見,于是隨手挑了一點濕泥,往上面順手一抹,就又恢復了一開始堵好的那個樣子。”

      隨著秦剛講的第二個小故事,另兩人若有所思。

      “高郵西邊湖泊連淮,東面低洼通海,這百川入海,乃是自然之力,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所以時至八九月間,水患動輒便來。而百姓辛勞一年,就算是筑壩修岸,終究還是無法抵御洪水沖擊之力,其實質的命運,不正與孵房里的那窩螞蟻何其相似嗎?”

      秦察這才點點頭道:“小郎這一番語,雖然是聞所未聞,但仔細聽來,的確也有幾分道理。那么,以你所見,又該如何應對呢?”

      秦剛知道秦老太爺已經聽進去了些許道理,但微笑道:“水患自然要治,但無論官府整治、還是百姓自防,都必須要有一定的錢財為基礎。而錢財所出,在高郵自然是靠不了這‘下下之土’的所出。晚輩人微目短,所能看能做之事,就是養鴨腌蛋,以商貿而謀其重利。”

      秦規反問道:“商貿自然可以快速獲利,只是人人都去經商,這田地拋荒,沒有糧食所出,豈不是會動搖國本?禍亂天下嗎?”

      這便是中國封建王朝對于商農關系的基本觀點,秦剛其實不想糾纏于此,便另辟蹊徑說道:

      “晏子使楚曰:‘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古人都知道一個地方應當施行最適合這個地方的政策。所以,既然高郵的土壤不適合種植糧食,而且難得的收成動不動就會被水災沖垮,那么為何我們不能抓住高郵正處在南北槽運官驛之要道的獨特優勢,大力發展最適合我們的商貿呢?”

      “只要商貿賺到了錢,荊湖的糧米、江南的綢布,都可以極其方便地運到高郵來,百姓為此花費的成本,要比自己種田織布還要低廉。如此而來,民有余財、官便有賦稅,在高郵這里,筑壩蓄水、開渠疏浚,便成現實。如此經營多年下來,水患可得到抑制,良田才有可能盡出啊!”

      一席話,說得秦察連連點頭,便讓秦規去準備中午的飯菜,他還想與秦剛細細討論。

      鄉村的飯菜簡單樸實,雖無多少的葷腥,但勝在新鮮可口。秦察又拿莊上桑麻果蔬等地產來問,發現秦剛雖然未必一一知曉,但總是能抓住要害,切中核心。

      比如吃到桌上一菜,嘗后便知這是蘿卜注:即蘿卜,高郵地方的叫法之葉,可解清熱之毒,兼治拉肚等病的功效。之后又贊莊中所產之稻米,遠勝城中所售賣云云。

      宋時雖也曾有“食不語”之講究,但這是在農村,秦察務農一生,自然沒有這些講究,只覺秦剛所之順耳,心中喜愛之情,眉眼難以掩飾。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飯后,秦剛便要回孵房看守最后幾天的情況。

      這邊秦規要扶著秦察回屋休息,老人家擺擺手,意思自己可以,在進屋前突然又轉頭過來說:“文姐之前帶話,也是對此子多有夸獎,你等可與他多多來往。”

      接下來的數日,秦剛繼續在孵房內仔細照看孵蛋。而秦規來的次數也是比以前多了許多,甚至還帶來一些他父親在家里留下的書籍筆記。

      照秦剛來看,這秦定的詩詞造詣是無法與秦觀相比,但是說到經義作文,他寫的東西倒還真是比秦觀的更加貼近于朝廷科舉考試的那種標準。

      所以,趁這幾天無事,秦剛倒也把馬倫布置的文章做好了幾篇,托莊里的人送回家去,讓盼兮帶去學堂。

      這天一早,秦剛醒來,繞著四周小跑了幾圈,頓覺精神抖擻,便回進孵房察看。

      這天上半夜是秦壯,此時已在墻角熟睡,下半夜是秦水生,他倒是靠在孵床邊打起了瞌睡。

      秦剛走進來時,似乎就聽見了孵床那里有點細小的聲響,再聽聽沒有了,走近時又似乎聽到了幾聲。

      他輕輕地掀開棉被,仔細一看,竟然發現有一兩只蛋殼上已經出現了裂紋。

      秦剛不由地心中一喜,趕緊推了推水生。就在這時,“嗦嗦”地幾聲輕響,那兩只有裂紋的蛋殼直接破開了,剛才偶爾聽到的聲音立刻確實地傳了出來,尖尖的,卻又亮亮的。

      這幾聲,一下子也把水生給徹底叫醒了,“什么聲音?”

      “快看,看這里。”

      哈哈,兩只蛋殼破的地方越來越大,甚至其中一只的殼頂直接被頂起來,兩只淡黃色的小鴨子尖聲鳴叫著,從蛋殼里鉆出來了。

      “壯叔、壯叔,出來啦,小鴨子出來啦!”水生忍不住跳了起來,又去墻角那里把秦壯叫起來,然后又想到說,“我去告訴掌事的,還有老太爺去!”

      等到秦察與秦規等人都趕過來時,孵床上的小鴨已經破殼出來五六只了。

      但是秦剛只允許了兩三人進來,把其他聞訊而來看熱鬧的莊民都攔在了外面,因為剛出生的雛鴨還很弱小,還是得注意風寒與其它方面的感染。

      其實秦剛在這些天里也曾經想過要蒸餾出一些高度酒精,用來作為孵房里消毒所用,最后想想,一則如今蒸餾酒的成本太高,二則許多條件還不具備,只能暫時放下。最后還是囑咐用了一些米醋,對孵房里相關的竹匾器具進行了一些薫擦,也算是起到了一定的消毒作用。

      這邊,秦察老太爺高興地手撫長須,不住地點頭說:

      “四月出雛鴨,這可是過去沒有過的事啊!”

      秦規則補充說:“剛哥還說過,這種孵化的方法可以一年四季都可進行。這次成功后,下次我們就可以多孵一些,這樣的一缸,最多可以同時孵化三百多只。這鴨生蛋、蛋孵鴨,莊上的鴨蛋產量接下來就再也不愁啦!”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