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秦福去還張家的錢非常順利,這倒不是張盛財發了善心,而是他根本就沒料到秦福能借到錢,一下子就還清了本息,而且都是現錢。當時立借據時,是找了坊正王麻子作中人,因為張盛財覺得這事十拿九穩,索性就把事情做在了明面上,也把房契也放在了王麻子那里。
所以,也就眼睜睜地看著秦福拿回了房契。
“媽的,去找人問清楚,是誰借給這老頭錢,壞了我家好事!”看著秦福走遠,張盛財恨恨地對一底下人吼道。
這邊秦剛在父親下鄉去收鴨蛋后,也讓小妹去街上買了兩枚當時的咸鴨蛋回來嘗了嘗,則更有信心了。看來,宋人雖然有了咸蛋,但只是普通的鹽水泡制,并沒有掌握后來用灰泥腌制的技巧。
這時,秦剛已經能夠起床下地,并時常地外出活動活動了。對于現在的這具身體,他能夠感受到那股在病魔折磨之后、正得到康復與漸漸釋放的年輕活力。
他們家住在高郵縣城東門與北門外的一塊地方。這里向北,原有一好幾座不大的小土山,因為這里的土挖出來比較適合燒些磚瓦壇罐,于是便慢慢地聚集了不少窯戶,有了一個名字叫北窯莊。
之后來此買磚罐的人也會順便帶些貨物販賣,包括周圍鄉下的人搖船到了附近的河汊,也大多會從這里上岸進城。這里也就形成了一個野渡口,民間的野渡口大多都會形成草市。
草市逐漸有了人氣,向著靠近縣城方向形成了一條街,聚集了一些店鋪。秦家雜貨鋪就在這條街的偏東一處,前面是一間不大的門面,后面一個小院子,院子里有一口自家開的水井。院后便是一進房屋,中間是堂屋,兩邊廂房一間秦福居住,另一間便是秦剛的,小妹年紀還小,就在秦福房間的一角搭了床鋪。
院子里搭出了兩個小間,一邊是廚房,一邊作為店鋪的貨倉。當然,家里經歷這場變故,貨倉里也就剩下了一點零星的貨物,還就只有一些空壇空箱的東西了。
秦剛走到廚房看后,已經明白此前家里的窘境,米缸內存米幾無,墻角堆放了一些野菜芋艿,便是小妹與父親前些日子的主食。
之前的記憶中,家里雖然生活清淡,但卻從未斷過米糧,也從沒有過要去買些野菜芋艿充饑的地步,而這一切,不過只是自己的一次意外溺水引起,所謂的“因病致貧”看來是古今亦然啊。
感慨完后,秦剛不會忘了自己的責任。他試了試自己的手腳力氣,開始帶著小妹將廚房、小院以及那間堂屋進行了一番打掃與整理,先行清洗出了不少的空壇子,為接下來的腌咸蛋作準備。
兩天后,秦福帶著新收來的鴨蛋回到了鋪子,有了貨,鋪面也重新開張,掛出了“新鮮鴨子”的木幌。秦剛正想問父親是不是寫錯了,突然意識到此時,所謂的雞子、鴨子正是雞蛋與鴨蛋的書面稱呼,只有口語中才直接稱為蛋。
同時送到的,還有秦剛要求的草木灰與黃泥,各有一大袋。葛家村的人見秦福買下了所存的鴨蛋,這兩袋東西也就白送了。
“小妹啊,你先在鋪面照看一下,我和你哥去理貨。”
秦福拉著秦剛回到房間后,從身上掏出一些剩下的錢,說道:“先前還了張家的錢,還剩有四貫又七百個銅錢。這次葛家村的鴨蛋一共八百只,也是先前做過生意的,每只算六文錢,包括送過來的腳力錢,是四貫八百個銅錢。我和他們商量了,先付三貫,余下的等我出了貨就付清。所以,現在徐夫人給的錢剩下還有一千六百多文。”
“嗯。”秦剛點點頭道,“我看來的這個方子里,要想做好咸鴨蛋,必須要有兩樣非常重要的材料,一是鹽,而且得是精鹽,把這些蛋都腌起來,大約會需要三四斤的精鹽。另一個就是黃酒,這個倒是零沽發賣的那種就可以,大約需要十斤。我不太清楚價格,剩下這錢夠不夠?”
“足夠了足夠了。”秦福說道,“這精鹽雖然有點貴,但三四斤的話還好,黃酒不要去買了,家里倉庫里正好還有一壇,拿來用也足夠了。”
“好的,嗲嗲你趕緊先去把精鹽買來。”
秦福雖然滿腹疑慮,但是這錢一則是徐夫人看在秦剛的面子借來的,二則這兩天總覺得兒子多了幾分讀書人的氣勢,說出來的話,讓他不由自主地也就認同了。
晚上鋪面打烊后,一起清點了一下收入。
秦家鋪子停了幾天重開,街坊鄰居也知道秦家的這番變故,多少也會來捧個場,買個兩三只鴨蛋。因此這小半天多,也賣出了四五十只,收回了小半貫錢。
小妹有點興奮,她說:“今天半天能賣半貫,那一整天不就可以賣一貫錢?我們這樣子賣上十天的話,不就是掙夠了還給徐夫人的錢了?”
秦福搖了搖頭說:“傻丫頭,算數字算得挺準。可這做生意哪有這么簡單。今天來買的人多半是街坊看面子,他們又不會每天都買。明天一天能賣到今天的一半數就算好的了。再說了,鴨蛋越放越不新鮮,過了五六天的話,這個價格就要再降一些才行。要不這樣,葛家村的人能賣我這么便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秦剛點點頭說:“正是如此,嗲嗲你有經驗,估算一下,我們能正常在收價以上賣出多少個?”
秦福想了想說:“差不多一半四百只左右。”
秦剛則說:“好吧。那我們就把剩下的四百只腌成咸蛋。”
“這……也行吧。那這咸鴨蛋能賣多少都算是賺的了。”
“你們放心,這個秘方可是古書時記載的,一定不會有問題。只是我們今晚要連夜趕工了!”
“那沒關系,剛哥兒你來說方法,我和小妹來動手就行。你身子剛恢復要養養。”
“沒事了,我早就好了。再說又不累。”
一家三人便來到院子。秦剛指揮他們先把從鄉下收來的黃泥分成三堆。然后用水加上黃酒再把買來的精鹽化開,秦剛自己聞了聞,按照黃酒與鹽的濃淡程度不同分別和出了三堆泥。
“這左邊的稍咸一點,右邊偏淡。”秦剛指著三堆和好的灰泥解釋,“我們分成三份,然后做好記號,等腌好了看哪一種的更好些,當然也可以問一下客人的偏好口味。這些鹽酒與泥的比例,我們下一次再腌時就會更有數了。”
再接下來,就打來井水,將鴨蛋一只只清洗干凈,再用和好的咸泥將鴨蛋裹好,再在黑色的草木灰里滾動一遍,最后整齊地碼放入白天已經洗好的空壇子里。
三人一邊在忙碌著,秦剛一邊叮囑兩人,這個配方雖然簡單,但是只要保密得當的話,別家也很難學去,這樣,秦家的咸鴨蛋就能在市場上打出名氣。
當然,聽的兩個人也就將信將疑地跟著做了。
這些活雖然不重,但畢竟有四百只鴨蛋,也讓三人忙到了半夜,看著堆滿了廚房與堂屋墻角的一只只壇子,秦剛滿意了伸了伸腰,眼中的它們似乎已經變成了堆著的銀錢,他不由地頑心頓起,把手里的灰泥往小妹的臉上抹了一道。小妹大叫了一聲,轉而也往他臉上一抹,然后看了后咯咯亂笑。
秦福在一旁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