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知世雖然是武道世家的家主,但年輕時候也是讀過書的,甚至還曾經去參加過科舉,可惜才疏學淺,沒泛起什么水花,只好回來繼承家業。
正因為勉勉強強也算是個知識分子,所以白知世非常清楚‘翰林’這兩個字的含金量。
翰林并不是具體的官職,凡是在翰林院任職的官員,統一都被稱為翰林官,亦稱翰林學士,簡稱翰林。
翰林學士雖無秩品,卻是一等一的清貴,因為非翰林不入閣部的潛規則,翰林院相當于是進入閣部的踏腳石。
大周立國近兩百五十年,只有數十年前的宰相裴公,曾打破過這個無的默契,大量提拔優秀的地方基層官員進入閣部。
不過,人亡政息,裴公死后,所有一切就又都回到了原來的軌道上。
當今朝堂,想要登閣拜相,先進翰林院再說。
而想進翰林院,就必須得先考上進士,因為非進士不入翰林。
也就是說,如果‘門客’方才喊的‘白翰林’為真,那就意味著,白青圖參加過科舉,并且還曾高中進士?
這就讓白知世既感到震驚,又十分懵逼了。
兒子考中進士,他這個當爹的,卻居然完全不知情,甚至連一點風聲都沒聽到過?
白青圖聽到‘白翰林’這個稱呼,先是微微一驚,旋即想到什么,眼中閃過釋然,淡淡笑了起來。
以‘門客’的身份和手段,能查到白青圖曾參加科舉的經歷,倒是不足為奇。
白青圖之所以對家人保密,也并不是這段經歷有什么見不得光的地方,而是嫌麻煩,不想浪費太多的口水。
畢竟,他在翰林院總共待了也沒幾天,就直接辭官跑路了。
其中的緣由,可謂一難盡,想要向家人解釋清楚,那可不太容易。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