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那老奴便先行回宮,向官家復命了。二位,前程似錦啊!”
看著藍珪離去的背影,陳東與李邈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火熱。
那是渴望做一番事業,青史留名的雄心!
……
旨意一到,陳東、李邈等人立刻如上了發條的機器,超負荷運轉起來!
他們再也不用看那些老官僚的臉色,再也不用在繁瑣的公文中空耗時間。
首先,他們拿著劉禪的旨意,直接調閱羅汝楫查抄家產的賬冊,將那些金銀數額迅速轉化為具體的需求。
不過半日,一份詳盡的清單便擺在了相關衙門的案頭:
五十萬支三棱破甲錐箭、九千罐密封猛火油、五千領嶄新皮甲、九百具神臂弓備用弦……
每一項都標注了最終送達前線的時限,逾期嚴肅問責!
接下來,李邈親自坐鎮軍器監,與工匠同吃同住,簡化采購流程,重金激勵,工匠們日夜趕工,爐火徹夜不熄。
陳東則協調戶部、漕司,拿著陛下可直奏御前的尚方寶劍。
盯著每一筆款項的劃撥,每一艘漕船的調度,遇到推諉扯皮,直接記錄在案!
消息傳出,臨安乃至周邊州府的百姓群情激昂。
通往北方的官道上,不僅出現了官府組織的龐大運輸隊,更有無數百姓自發組成的輔助隊伍。
他們在沿途設立茶棚粥鋪,簞食壺漿,慰問運送輜重的民夫和護軍。
支援岳帥,光復汴京!的口號響徹沿途。
整個南宋的戰爭機器,在這批年輕官員高效、甚至狂熱的強力推動下,爆發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物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匯聚成一股洪流,沿著運河、官道,源源不斷地涌向開封前線!
……
數日后的常朝,文武百官肅立。
當輪到匯報北伐后勤事宜時,陳東昂首出列,年輕的聲音在殿中回蕩,帶著銳氣:
“啟奏陛下!自蒙圣諭,臣與李邈等人督辦光復開封軍需,不敢有片刻懈怠,
“截至昨日,首批物資已全數起運,計有:
“九萬七千支三棱破甲箭、一千三百罐密封猛火油、一千一百領新造皮甲、神臂弓備用弦三百八十一具!
“后續錢糧、藥材、攻城器械仍在日夜籌措,定保前線將士無后顧之憂!”
他一口氣報出精確到百位、甚至個位的數字。
每一個數字都像一記重錘,敲在寂靜的朝堂上,更敲在某些人的心上。
這不僅僅是物資,這是在陛下絕對信任下爆發出的驚人效率!
龍椅上,劉禪聽著這一連串振奮人心的數字,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的目光在場中逡巡,最后落在了文臣班首,一直垂眸不語的秦檜身上。
然后語氣帶著毫不掩飾的對比和嫌棄道:
“秦相,你都聽見了?瞧瞧,這才幾日光景?陳東、李邈這些年輕人,就能通過與工匠同吃同住,把事兒辦得如此漂亮,效率何止提升了數倍?”
他前傾身體,打量著秦檜,話語直戳心窩:
“人家這等吃苦耐勞、風塵仆仆的勁兒,怕是你們這些平日里養尊處優的大臣,拍馬也趕不上的吧?”
這番話,如同巴掌,狠狠扇在秦檜臉上。
.b